而朱誼汐也有絕招,土地改革。
把青壯招入軍中,貴族遷移到北京,就是為了消除地方抵抗力,將蒙古人從奴隸社會變更為封建社會。
分發土地後的牧民,絕對是大明最為忠誠的擁戴者。
想到這裡,朱誼汐心中開始尋覓人選,能當此重任的大臣,寥寥無幾。
“察哈爾部如何了?”
“阿布鼐一直在伺機兼併部落,如飢似渴,名下共有牧民兩萬餘帳,擁有不可小覷了點實力。”
“也就是說,其一次能拿出近兩萬騎兵咯?”
朱誼汐感覺有些意外,不曾想阿布鼐發展的那麼快。
“陛下,您用羊毛換錢的法子,讓阿布鼐大發橫財,武器充盈的他,在草原上幾無一合之敵,用不了多久,怕是察哈爾王的大名將名揚草原。”
“那便好!”
朱誼汐笑了:“征服越多的部落,他就會有更多的羊毛,從而實力更加強勁。”
“到時候,輪到滿清不安生了。”
“八旗滿洲可是有兩萬人,這要是動搖了科爾沁的人心,滿清不戰自潰。”
皇帝沉聲道:“且讓阿布鼐囂張幾日吧!讓他好好的享受這段時間。”
羊毛換錢,錢買武器,鹽巴,茶,可以說草原改變盡外流模式,開始有來有往,經濟日趨發達。
而滿清必然無法容忍一個草原部落的崛起,尤其是察哈爾部。
察哈爾部越強,滿清的忌憚就越深,想來用不了多久,察哈爾部就將遭受滿清的重創。
“且讓阿布鼐得意幾日吧!”
議事這才草草結束。
不過,伴隨著時間的推移,紹武四年的春闈也要開始了。
草長鶯飛之際,太學中來了幾位外國人。
朝鮮兵亂,大量的兩班貴族逃出,許多學子浮海來到北京,進行求學。
安南和琉球二國,則是因為大明新復,使臣覲見後,帶來了科舉的訊息。
一些人想著為國爭光,以及學問求進,就想考入國子監。
對此,國子監早有陳例,天朝上國,自無不準的道理。
但這些人入讀國子監還不夠,眼熱於科舉的盛況,就想著參加會試。
國子監受到為難,只能上報給皇帝聖裁。
“準了!”
朱誼汐一見,幾乎不作考慮,就欣然允下。
他當然明白,這些屬國士子參加科舉,所為的就是刷資歷,鍍金。
對此,在胸懷開放的朱誼汐看來,這是彰顯大明影響力的好機會。
因為其,即使是同進士,那也比他們自己國內的要強。
大明三百年,只有洪武四年允許過高麗考生參加,其餘時間只能求學於國子監。
皇帝一朝允諾,瞬間七名屬國監生,就成了京城熱議的話題。
賭坊中甚至開出賭盤,以其幾人得中來做莊,而這在往日,所賭的則是狀元花落哪省。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