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首兵卒五萬餘人,俘虜十餘萬,戰馬數萬匹,金銀錢糧無數……”
“俘獲部落頭上以上,七百三十六人,大小部落兩百餘個,尤其是鄂爾多斯部更是元氣大傷,僅數百人逃竄,其餘皆已投降……”
“牛羊300餘萬頭,老弱婦孺三十餘萬,偌大的河套再次成為大明國土——”
洪武永樂年間,明朝收復河套,在此設立軍屯,以為永駐。
後來叫門天子朱祁鎮一場大敗,河套也就此陷落在韃靼人手裡,等到明憲宗繼位,不僅平定了荊襄百萬亂民,橫掃了女真部落,更是收復了自己父親手中失去的河套地區。
弘治、正德年間逐步陷落。
等到嘉靖年間,河套徹底的失陷,淪為土默特部的牧場。
這時也是草原興起的時候,如當時的蒙古小王子,以及俺答汗,都讓明朝顏面大失。
歷經嘉靖,隆慶,萬曆等五朝,河套已經淪陷了近百年。
如今一朝恢復,對於陝西,大同等地,可謂是大有裨益,中原防線向北推行了數百里,及至陰山腳下。
至於陰山以北,那就是漠北地區,牛羊都養不活,更遑論種地了。
“臣意,可設立軍屯,遷移軍戶百姓入內,修築城池。”
趙舒提出來成熟的意見:“朝廷可以沿著陰山修建防線,徹底將河套地區收入囊中。”
“那這些蒙古人又如何?”
皇帝突然道:“若是將他們驅趕至漠北,豈不是縱容蒙古力量增進?亦或者為建奴所用?”
“洪武舊事,已經不合時宜了。”
眼見皇帝說出這樣的話,一旁的朱謀則贊同道:“若是實行軍屯,遷徙百姓,其中的耗費豈止千萬?非歷經數10年才能成之。”
“朝廷等不起,建奴也不會給咱們機會。”
“臣意,可以效仿漠南,設立都司,中央選一重臣為總督,鎮撫漠南。”
“當然,陰山防線也必須要修,戶部可拿出百萬塊,足以守護河套了。”
“河套與漠南終究不同。”
這時,呂大器也忍不住發言:“漠南不過10餘萬人,遭受重創,元氣大傷,而河套地區蒙古人數十萬,若是照貓畫虎,反而容易出現差錯。”
漠南地區蒙古人元氣大傷,人口又不多,再加上兩萬兵卒的混雜,行都司足以鎮壓一切叛亂。
而河套地區則不同,這裡蒙古人太多,若不是不遷移漢民,即使派幾萬人鎮守也無多大用處。
最省事的方法,就是將部分蒙古人攆走,然後遷移軍隊駐紮,再修建長城,重複洪武舊事。
治標不治本。
“河套,河套——”
忽然,皇帝嘀咕起來,笑了:“俘獲那麼多的牛羊,這一趟出擊,看來不會虧本。”
“陛下,僅僅是這些戰馬,就足以抵朝廷數年功,值了,太值了。”呂大器也瞬間笑了起來。
“既然將整個河套拿下來,那得按照長治久安來吧!”
朱謀則嚴肅著臉,用不可置疑的語氣說道:
“將俘獲的貴族,全部押送至北京來,朕準備好了宅院來安置他們。”
“那些牛羊,草原,則另有安排……”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