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是張瑜大方,願意做一回免費的主持人,馬克庫班也知道自己欠了張瑜的人情,賽後極力請張瑜吃飯,但張瑜卻婉拒了他的邀請。
張瑜擔心阿德託昆博和考文頓的傷勢,沒有心情和馬克庫班結交。
第二天,經過檢查之後,阿德託昆博和考文頓的傷情報告擺在了張瑜面前。
幸好兩人都不是什麼大傷,考文頓腳踝扭傷,將會缺席2到3周的時間,阿德託昆博則是肩部輕微挫傷,休息幾天就好,很快就能迴歸賽場。
張瑜鬆了一口氣,但球員連續受傷的情況,卻不得不讓他重視起來。
據隊醫施瓦茨推測,球員頻繁受傷,應該是因為勇士這幾年打得比賽太多,每個賽季都是打八個月的常規賽+季後賽,球員消耗太大。
之前勇士陣容深厚,球員還能頂得住,這個賽季,球隊陣中新人太多,輪換變短,最近一段時間,張瑜又為了洛佩斯的交易,追求勝場,進一步縮短了輪換,球員消耗增大,才會出現連續受傷的情況。
實際上,這才是NBA球隊的常態,每支球隊能進入輪換陣容的就那麼十個人左右,有的球隊甚至只有八、九個人,日積月累,經常出現傷病,有的教練格外喜歡死艹主力,傷病更多。
勇士過去幾年陣容太好,實力太強,張瑜又喜歡長輪換,傷病很少,反而是一個特例。
現在,張瑜面前擺著兩個選擇。
一是繼續短輪換,壓榨核心陣容的潛力,只是讓底薪、新秀填充邊角料的時間,這會維持勇士的勝率,但會增加球員受傷的風險
二是改為長輪換,重用替補、新秀,讓主力多休息一會兒,減少受傷的可能性,但這麼做,勇士的戰績很可能出現下滑。
張瑜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二種做法,相比於交易,他更在乎球員的健康,勇士的戰績也是聯盟前列,不需要為季後賽發愁,不用拼命去爭。
火箭是短輪換的極致代表,德安東尼就喜歡用那八個人打球,重要比賽必定是八人輪換,平常給其他人的上場時間也很少,火箭球員就經常出現傷病。
這也是德安東尼球隊的特點,他在太陽、湖人、尼克斯執教的時候,球隊裡都是傷病不斷。
要是勇士想以現有的陣容和火箭爭西部第一,必須繼續縮短輪換,才能匹配上火箭的強度,但張瑜不會去爭這個虛名,庫裡也不會因為mvp而拼到受傷。
勇士以快攻反擊為主,火箭是蠕轟單打,勇士的比賽節奏更快,跑動、對抗更強,對球員的消耗更大,受傷風險更高。
經常有球員無法適應勇士的比賽節奏,消耗過大,在和勇士的比賽中意外受傷,甚至還有無對抗受傷的情況。
張瑜絕不會增加勇士球員受傷的風險,他寧願常規賽戰績下滑,也要以全盛姿態進入季後賽。
衛冕是勇士的唯一目標,常規賽就是爭奪季後賽的入場券,沒必要為了一張入場券拼命。
第二天,勇士背靠背客場挑戰火箭,張瑜用十一人的長輪換,對陣火箭的八人短輪換。
庫裡依舊無解,收攏球權,狂砍37分12助攻的超級兩雙,力壓哈登的31分9助攻。
但張瑜嚴格限制庫裡的出場時間,到點才換人,堅決不讓庫裡提前上場,德安東尼卻總是讓哈登比庫裡提前兩分鐘上場,搶先建立優勢,等庫裡上場,就來不及填坑了。
由於阿德託昆傳播的受傷,馬爾卡寧首發出戰,阿米奴頂上替補四號位,哈特頂上替補三號位,勇士的陣容變小了很多,內線防守也變得更加薄弱,被火箭衝得千瘡百孔。
勇士內線失去了唯一的屏障,縱使維金斯和馬爾卡寧都站了出來,分別得到23分、17分,填補了阿德託昆博的得分空白,但內線的弱點,卻讓勇士一直落後於火箭。
最終,勇士以104:117輸給火箭,十二連勝被終結。
火箭復仇成功,火箭球迷在回合制中佔據上風,耀武揚威,但勇士球迷卻並不服氣。
庫裡出戰34分鐘,就砍下37+12,哈登出戰40分鐘,才拿到31+9,效率也不如庫裡,要是庫裡也打40分鐘,勇士肯定能贏!
媒體也對於張瑜的鬧鐘換人非常不解,阿德託昆博、考文頓、博格丹傷退,勇士核心陣容大大削弱,還不增加庫裡的時間,這可是一場頂兩場的直接對話,張瑜不想要西部第一了嗎?
一時之間,外界對於張瑜的質疑和批評鋪天蓋地般湧來,半年前還是NBA第一名帥的張瑜,被打成了“不如裡弗斯”。
面對質疑,張瑜怡然不懼,賽後採訪中,記者詢問勇士這場比賽的輪換,他回答道:
“我不認為我的輪換有問題,這是一場很棒的比賽,斯蒂芬得到了休息,年輕球員得到了鍛鍊,沒人想看到輸球,但和勝負相比,球員的健康更加重要,季後賽才是真正的舞臺,勇士需要的是一張進入季後賽的門票,站到舞臺上之後,才是勇士的表演時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