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結束時,騎士以73:64領先勇士9分,這也是騎士總決賽最大的領先優勢。
勇士主力陣容中,庫裡兩犯,克萊兩犯,倫納德兩犯,阿德託昆博三犯,格林三犯,奧利尼克三犯。
若只看他們的犯規數,還會以為這是一場對抗極其激烈的防守大戰。
但騎士主力陣容中,只有特里斯坦湯普森兩犯,其他人不是沒有犯規,就是隻有一次犯規。
雙方的罰球數對比是18:4,騎士遙遙領先。
而比罰球更讓勇士難受的,是頻繁的響哨打亂了勇士的進攻節奏,碎片化的比賽不利於勇士打出快攻。
中場休息的時候,速貸中心觀眾席上的氣氛非常輕鬆,克利夫蘭球迷原本已經做好了慘敗的準備,球隊半場卻取得了領先,心情大好,對拿下這場比賽也多了許多信心。
騎士球員走進球員通道的時候,臉上也是帶著笑容。
還是主場好啊,這是他們打得最舒服的一場比賽。
第二節進入Bonus狀態後,騎士球員拿球就攻,刻意製造身體接觸,給裁判製造響哨的機會,站上罰球線。
騎士的得分變得非常輕鬆,防守也可以大膽做動作,彷彿不費吹灰之力就取得了領先。
但是,下半場開始後,卻是風雲突變。
張瑜做出調整,下阿德託昆博,上考文頓,庫裡、克萊、倫納德、考文頓、奧利尼克組成5out陣容,每個人都能投三分。
相應地,阿德託昆博下場後,勇士對籃框的直接威脅下降了很多。
但是,在裁判的干預下,勇士本來就打不進去,現在張瑜只是主動選擇不打進去,沒有什麼區別。
盧指導看到勇士變陣,立刻加強了對勇士內線的衝擊,詹姆斯大發神威,終於體驗了一把君臨天下的感覺,肆掠禁區。
勇士的陣容缺乏護框和硬度,傑弗森、史密斯都能突進來上兩個籃。
張瑜把高度,全部換成了空間。
勇士進攻端就打擋拆,目的卻不是順下攻框,而是外拆投三分。
庫裡和克萊、倫納德連續擋拆,只要騎士的換防稍一猶豫,庫裡拔起來就投三分,投兩個就能進一個。
騎士延誤夾擊地稍狠一點,庫裡就出球給掩護人,克萊接球就投,倫納德最多運兩步就投,就是不往內線打,只用投籃解決進攻。
庫裡和奧利尼克、考文頓也打擋拆,騎士這時往往會夾擊庫裡,這兩個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角色球員,就會亮出獠牙。
奧利尼克和考文頓的空位三分把握能力都很強,出手也很堅決,接球就投,連續投進三分球,縱使騎士一直在勇士禁區得分,分差也很快就被追上了。
騎士球員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是不是應該繼續放空奧利尼克和考文頓。
盧指導安排的戰術,就是不要把角色球員當人,讓他們隨便投,他不相信角色球員能一直投進。
但奧利尼克和考文頓卻不是一般的角色球員,都是各自位置上的優質空間點,一直放他們投大空位,他們是真能投進。
騎士球員沒有等來盧指導的指示,因為他也陷入了糾結之中,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由於勇士有阿德託昆博這個強力的內線終結點,和格林這個最佳防守球員,此前很少用5out陣容,場上始終有一個拖空間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