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錢德勒,是為了合同打球,和隊友之間也只是同事關係。
在公牛的時候,他是新秀,隊中的老將對他頤指氣使,甚至還惡搞過他幾次,錢德勒對此很是氣憤,但nba的潛規則就是如此,他也只能忍氣吞聲。
教練和總經理也不會管這種事,他們有自己的工作,只要球隊內部沒有太明顯的矛盾,就不會插手更衣室的事情,那是球員自己的事。
去到黃蜂、山貓後,錢德勒擺脫了新秀的身份,但他只是一個以防守為主的藍領中鋒,資料不顯,在球隊中戰術地位不高,更衣室內也沒人聽他的話,他也會賣力打球,但卻是為了拿大合同,快攻跟進這種大機率白跑一趟,拿不到資料,也沒法彰顯防守端作用的事,錢德勒絕不會幹。
但是在勇士,隊內的新秀尊重他,張瑜給他大合同,給了他很高的戰術地位和更衣室地位,這讓錢德勒真正有到了家庭一般的感覺。
勇士和其他球隊不一樣,沒有“球隊老大”,庫裡是球隊的核心球星,在外界口中,他是勇士隊的“老大”,但勇士隊內,“老大”只有一個,那就是張瑜。
在勇士隊的更衣室內,張瑜說一不二,球員們地位平等,甚至沒有球星和角色球員的差別,只有戰術地位的不同。
這和張瑜的強勢有很大關係,他是勇士老闆,又兼任主教練,沒有人能挑戰他的權威,其他球隊中,超級巨星凌駕於主教練之上,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但在勇士,卻絕無這種可能。
其次,庫裡的“單純”也大大出乎錢德勒的預想。
在他來到勇士隊之前,庫裡已經在勇士打了半個賽季,絕殺過湖人,戰勝過騎士,風頭正勁,他張揚而華麗的球風,給錢德勒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但來到勇士之後,錢德勒卻愕然的發現,庫裡的表現一年比一年好,榮譽一年比一年多,全明星首發、最佳一陣、得分王和mvp接連到手,迅速崛起為超級巨星,但他在場下卻一直非常謙遜,從不像其他球隊的核心球星一樣飛揚跋扈,全部心思都放在打球上,待人接物極為平和,為人也幽默風趣,童真未泯。
而且在球場上,庫裡也沒有特殊地位,張瑜給他無限開火權,僅僅是因為他的得分能力最強,不是庫裡強行要求的特權,他在不持球的時候,在場上積極地無球跑動、給隊友作掩護、全力以赴地防守、收縮保護籃板,只要是隊友乾的活兒,他全都幹,甚至盡心竭力的幹,絲毫沒有作為超級巨星的“自覺”。
錢德勒身邊不是沒有巨星,當初他還在黃蜂的時候,保羅以一場之差,丟掉了mvp,卻也是排名mvp第二,一陣二防,如日中天,但他在不持球的時候,就站在原地不動,從來不會像庫裡這樣跑位。
保羅在防守端從不鬆懈,身高不足1米9,卻常年入選防陣,已經是這個聯盟中最沒有架子的球星之一了,但即使是他,也免不了有特權,不跑無球。
以保羅那傲視聯盟的球商,不可能不會跑無球,他不跑,純粹是因為不想跑。
但庫裡卻不一樣,只要是對贏球有幫助的事情,他都樂意去幹,錢德勒甚至想過,如果哪一天張瑜對庫裡說,你打替補對球隊更好,庫裡可能都會欣然同意。
庫裡不搞特殊的做派,在錢德勒看來不是軟,而是真正的強硬,當他看到庫裡用略顯瘦弱的身軀給巴特勒、給格林做掩護時,心中總是會升起一種驚歎的感覺。
這才是真正無私的巨星!
錢德勒對庫裡心服口服,也非常喜歡勇士隊的氛圍,甘願幹髒活累活,防守端不遺餘力,掩護做得也極其紮實,不在意資料。
其他球員也是如此,在勇士隊中,沒有人懈怠,沒有人划水,庫裡以身作則,所有人都是心服口服,上場就全力以赴,沒有人在意資料,一心以贏球為重。
這次快攻就是如此,格林持球推進,巴特勒一馬當先,直插籃下,克萊和庫裡兩翼齊飛,錢德勒中路跟進,雷霆的防線瞬間就被攪亂,克萊獲得小空位的機會,格林立刻把球傳了過去。
雖然克萊沒有投進,但負責撕扯防線的其他人也毫無怨言,馬上退回後場,投入到防守之中。
勇士的退防速度極快,威少雖然迅速運球過半場,但沒有快攻的機會,只能穩下來落陣地。
錢德勒趁著雷霆發動進攻的空當,快速掃視了幾下隊友的站位,大聲指揮起他們的防守選位。
“德拉蒙德,跟人!”
“吉米,左邊!”
在粗獷的聲音之下,錢德勒有著一顆火熱的心,他堅信,自己和隊友一定能取得比賽的勝利!
……
隨後的比賽中,錢德勒熱情似火,有冷靜如水,他既會在每一次空接暴扣後大聲怒吼,也能夠在每一次防擋拆的時候做出最正確的選位,延阻威少的一次次突破。
他的鬥志一直非常高昂,心態也一直非常平穩,因為比賽的發展完全在張瑜的意料之內。
雷霆進攻端最喜歡用的戰術就是防守反擊,卻被防守反擊更強的勇士給遏制住了。
雷霆在陣地戰中,極度依賴三少的個人單打,但在勇士非常具有針對性的防守中,進攻效率也下降了很多,只有杜蘭特犀利如初。
不過只有杜蘭特是不夠的,威少遇到對抗強硬的後場防守者,和護框能力極強的大中鋒,最擅長的衝擊籃框和突破分球被限制住,進攻端的存在感大降。
哈登上場後,受到了極高規格的防守待遇,一時慌亂之下,倉促出球,頻頻出現失誤,被勇士抓住機會,連續打成防守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