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瑜穿越之前,另一個冉冉升起的持球大核東契奇,雖然連續兩年入選最佳一陣,被公認為聯盟前十球星,但也連續兩年止步西部首輪,想要獲得和他的名氣相匹配的成績,還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年努力。
單獨一個持球大核帶隊,註定是沒有前途的。
張瑜接手勇士隊之後,就開始搭建傳切體系,雖然距離成型還有很遠的距離,但安東尼託利弗的這個三分,顯示出了訓練的初步成果。
他堅信,只要持之以恆的練下去,並且以庫裡為核心,搭建出一套速度與空間兼具的陣容,勇士隊就能稱霸小球時代!
這一場和小牛隊的比賽,就是勇士隊的起點。
隨後的比賽中,小牛隊以諾維茨基為軸心,在高位和低位不斷髮動進攻,外圍分佈三個射手,隨時準備接應德國人的分球。
而勇士隊主動放棄了高度,讓巴特勒去撕咬諾維茨基,隨時準備好上夾擊,雖然給了小牛隊其他人不少機會,但還是限制了諾維茨基的火力輸出,增加了小牛隊的得分難度。
刷!
張瑜看著諾維茨基面對巴特勒和馬修斯的夾擊,金雞獨立後仰中投命中,不禁皺起眉頭。
諾維茨基又進化了,金雞獨立雖然沒有巔峰時期的殺人誅心,但其無解之處已經初見端倪。
勇士的防守還是太差了,除了巴特勒、比德林斯和馬修斯,其他球員都是攻強守弱,而巴特勒和馬修斯體型有限,缺乏經驗,比德林斯只在應付比自己體型小的攻框手上有一套,面對諾維茨基、加內特這種內線球星就束手無策了。
但他手裡就只有這幾張牌可打,庫裡、阿祖布克和瓦萊喬等人不可能一夜之間,防守提升到防陣級別,想要改善球隊防守,只能留待將來了。
好在犧牲了防守,勇士隊還能在進攻端找補回來。
當傑森特里和巴里亞上場後,小牛隊三十歲以上的球員又增加了一名,陣容更老,高度也進一步下降,面對勇士隊的快速進攻,毫無招架之力。
勇士隊將速度提升到了極致,掀起了一場跑轟風暴!
庫裡一如既往的發揮出色,小牛隊的後衛線不是太老,就是太慢,不管卡萊爾派誰來對位他,庫裡都能輕鬆找到出手空間。
安東尼託利弗出乎意料的大放異彩,小牛隊沒有將防守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這位長相和外星人有幾分相似的大前鋒把握住了首發的機會,出手非常果斷,在外線連連開炮,接連命中三分球。
哐當!
隨著諾維茨基最後的壓哨中投偏出籃框,上半場結束,比分是62:55,勇士隊領先7分。
諾維茨基固然進化了,但他的對抗終究偏軟,而這場比賽雖然在小牛主場進行,但裁判的吹罰尺度卻莫名的有些松,鼓勵身體對抗,讓巴特勒可以放心大膽的上身體,用小動作干擾諾維茨基的投籃節奏,只要不是太過分,裁判一般都視而不見。
卡萊爾向裁判抗議過,但裁判根本不予理會。
吹罰尺度對雙方來說是一致的,小牛隊也可以上身體,只不過小牛球員或老或慢,跟不上勇士隊的節奏,想要上對抗,結果對方已經出手快攻三分了。
基德經驗老道,知道不能打得這麼快,竭力控制比賽節奏。
但勇士隊的運動能力擺在那裡,就是無腦打快,每個人有機會就出手,重拾尼爾森時期的打法,失誤很少,強行提速,讓小牛隊難以招架。
中場休息的時候,卡萊爾在更衣室裡只能反覆強調及時退防,嘗試用那場恥辱的“被黑八奇蹟”激起球員的好勝心,除此之外也沒有多好的辦法。
小牛隊的防守資源甚至連勇士隊還不如,勇士隊好歹還有足夠強硬的鋒線防守,但小牛隊能只能說防的只有肖恩馬里昂一個,而且還傷了,他們能夠排名西部第二,靠得就是進攻。
卡萊爾的雞湯還真有點用處,諾維茨基就被勾起了傷心事,回想起了被淘汰之後,領取MVP獎盃的尷尬。
天王一怒,流血千里。
下半場開始後,卡萊爾微調了小牛隊的進攻細節,讓諾維茨基永遠和傑森特里或者基德處在同一側,始終保持有一個射手在外圍接應,讓勇士隊不敢輕易對他進行包夾。
阿祖布克還是習慣性的夾擊了兩次,但都被“噴氣機”的三分懲罰了,張瑜只能改為單防。
而諾維茨基經過半場的較量,已經適應了巴特勒的防守。
而且這兩年他無時無刻不在腦海中設想,如何應對當初斯蒂芬傑克遜和馬特巴恩斯瘋狗一般的糾纏,特意增重,加強了下肢力量。
在巴特勒的單防下,諾維茨基高舉高打,接球后很少運球,採取背身進攻的方式,不給巴特勒下手搶斷的機會,用金雞獨立的方式,連續投進5箇中投!
在他連砍10分的情況下,小牛隊迅速迫近比分,將分差縮小到只有3分。
但張瑜絲毫沒有要叫暫停的架勢,甚至都沒有站起來,只是穩如泰山的坐在那裡,面色平靜的注視著場上的比賽。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