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牧樵抬起頭,說:“我懷疑患者大腸有CA。”
主任驚訝地說:“大腸?大腸Ca,你從核磁共振片子上辨別?”
這確實有些不可思議了。
大腸癌的診斷是依賴於腸鏡,然後做活檢,你發明用核磁共振片診斷CA,這個可信度太差了。
在腹腔腫瘤中,恰恰腸癌是不能用CT和核磁共振片診斷的,準確度低,漏診率高。
現在這個劉牧樵,本來是請來主刀做胰腺癌手術的,他偏偏找出一個新腫瘤,這就麻煩了。
否認他的吧,這廝有幾分才能,萬一他是正確的呢?
認可他的診斷吧,這種可能性不大。
要知道,一種腫瘤發生率是千分之一,同時兩種腫瘤同時發生率就遠低於百萬分之一。
所以臨床上有一個定律,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得兩種癌。
要麼再組織一次大會診?
秦主任為難了。
他有點兒恨劉牧樵,覺得他多事。
不過,他又知道,萬一是漏診了,那麼,劉牧樵等於是救場了。
按理,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是增加一個腸鏡檢查,那就萬事大吉了。
問題是患者不是一個普通病人,臨時改變方案是比較為難的。
正在為難之際,劉牧樵注意到了,說:“秦主任,你似乎是為難得很吧?其實很簡單。明天不是我主刀嗎?我順便把兩個癌症都做了,這也沒什麼衝突的。”
劉牧樵說得極為輕鬆。
“老弟,你知道患者是誰嗎?他們應該給你講了吧?”秦主任一臉的糾結。
“知道啊,來之前就告訴我了。”劉牧樵輕鬆地笑了笑。
“你竟然沒有一點壓力?”
秦主任不可置信,他自己是3個晚上沒睡好了,你劉牧樵主刀,竟然沒壓力?是不是你見過的場面太少,無知者無畏?
“這有什麼壓力,病情又不復雜。”
“不復雜?你說他患了兩種癌!”
“兩種癌,不就是一加一等於二嗎?胰腺癌是胰尾,很簡單的,大腸癌是降結腸,也不是晚期,做一個根治術,很簡單的。”
對於劉牧樵來說,這兩種手術根本不值得他上臺,兩種再常見的癌不過了。同時做,根本也不增加難度。
“可是,人家的身份!你治療的疾病中,地位最高的誰?”秦主任要了解一下劉牧樵的承壓能力。
“那個女王,你也知道她,我就幫她做了針灸。至於手術嘛,馬來的政要,現在的一號,他的胰腺癌就是我做的。”
秦主任知道是誰。
心想,你也有過不少經歷了,為什麼會沒壓力呢?
劉牧樵真沒壓力,不就是胰尾癌,加降結腸癌嗎?
胰尾癌,蔣薇薇都開始嫌棄了。
當然,本身,胰腺癌,不管是胰頭胰尾,手術都算是大手術,一般都是高年資的副主任以上職稱的醫生主刀,並且,存活率都不是很高。
但是,在安泰醫院,每年要做上萬臺胰腺癌,大多數別的醫院拿不下的,或者說晚期了的,並且是胰頭癌為主。
胰頭癌,晚期的,才是考驗醫生水平的疾病。
安泰醫院胰腺癌水平整體要高一截,所以,蔣薇薇這個層次的醫生都已經攻克了胰頭癌,胰尾癌完全是給年輕醫生練手的。
住院醫生滿4年,就可以試著做胰尾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