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醫生一般比較保守,願意跳槽的人並不多。
當然,劉牧樵需要的人都不是一般的人,至少也是準大佬級。
有句俗語,近處菩薩遠處靈。
而醫生則不是。
醫生需要建立生態,在一個地方經營得越久,醫生的名氣就越大。
所以,內科醫生一般都不願意遠走他鄉的。到了他鄉,他就不是名醫了,他就會默默無聞。
劉牧樵沒辦法弄到一批比較有學術水平的內科醫生,在清江大學附屬醫院去挖,又有些不道德。
他很苦悶。
他打的走了。
去了某個衚衕院子,坐了一個多小時,回來後,他就在賓館裡沒有再出來。
第二天,劉牧樵回家了,幾個小時候,又出現在安泰醫院的神經精神中心。
今天,他在鄒慶祥科室查房。
很久沒有來這裡了。
帕金森病有吳迪和鄒慶祥把關,輪到劉牧樵出場的機會並不多。
現在,吳迪和鄒慶祥各管一個科室,他們除了能做帕金森病的蒼白球搗毀術,還能做基底核的起搏器放置術。
效果雖然沒有劉牧樵做的那樣完美,但是,基本上能達到80%以上的效果,這已經非常不錯了。
吳迪已經是主任醫師了,鄒慶祥也已經是副主任醫生。
他們兩個偶然也出去走走穴,賺幾個辛苦錢,但大多數時間都是守在科室裡。
他們兩個,既有合作,也有競爭。兩百張床位,大多數的時候都是滿滿的。
這兩個科室,經濟效益是非常好的,因為,成本很低,而收費比較高,純利潤是其他科室無法比擬的。
最近,有不少的老外來求醫,鄒慶祥的一百張床位,有30幾個是老外住著。
劉牧樵帶著他們轉了一圈。
“鄒哥,注意多請內科醫生會診,你注意到沒,很少有帕金森病的老人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基礎病的處理,你們要納入常規。充分發揮專科醫生的作用,你們自己雖然要懂得,但還是要尊重專科醫生的意見。”
劉牧樵看了第15床之後,對鄒慶祥等人說。
很多內科醫生,特別是那些不是很規範的醫院,都喜歡一個人獨攬了,什麼病他都開藥。
譬如現在鄒慶祥,他就既看神經內科,又開高血壓的藥,還開糖尿病的藥,一個人做了幾個專科的醫生。
劉牧樵是多專業的,那是沒辦法,是系統給了他這麼多的技能。
而其他醫生,最好是專業化。
劉牧樵這是在批評鄒慶祥。
15床病人是一個典型的帕金森病人,準備做手術,他還合併了高血壓病,血壓170110mmHg,鄒慶祥給他開了抗高血壓的藥。現在的血壓還很高,160100。還有,這個病人血糖也高,12毫摩爾每升。
鄒慶祥僅僅給他二甲雙胍每天兩次,每次一粒。
這是很不正規的。
“今後,我們是朝正規化,規範化,專業化方向發展。不能只‘會’,還要‘精’,懂嗎?”劉牧樵說。
“好的。不過,老大,內科也有問題,會診很不積極,我們下了會診單,半天也沒有人過來。”鄒慶祥也是有苦衷的。
“嗯,內科,沒有一個好的管理者,這也是很實在的問題。我也不是批評你,只是提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