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終於是明白了,為啥那些大廠都瘋了一樣,一窩蜂似得湧入到這個產業裡面來。
因為這就是未來的流量埠啊!
你做元宇宙,確實可以不賺錢,可一旦你掌握了流量,那錢不就會自動滾滾而來嘛!
想想看當年臉書,到後來的威信,再到現在如日中天的TIKTOK,都是怎麼火起來的?
不就是因為超強的客戶粘性,掌握了流量,進而才爆發式的成長起來的嘛!
當時的網際網路公司的流程就是,只要你開發出一款社交屬性的APP。
能夠保證客戶粘性,每天都有大量的日活,你就有了流量。
你有了流量,那些現實裡的廠商,就願意往你這裡面砸錢做廣告。
而且元宇宙裡,可以給各家公司,提供更多更廣的操作空間。
比如各家汽車廠商,就可以在元宇宙裡開辦各種賽車比賽。
讓更多的普通人當賽車手參與進來。
要是現實世界裡,因為沒錢培訓,普通人根本都成不了賽車手。
可是在虛擬世界裡,你別說賽車,就是飛機只要你喜歡你都能開。
而元宇宙,就給所有人提供了一個高擬真化的場所。
也給各家廠商,提供了最新的賺錢渠道。
比如你開某家的賽車,你總得花錢吧?
現實世界裡蘭博基尼你買不起,可在元宇宙裡,一百元包月你開不開?
這錢自然是網路公司,和廠家分的。
所以這未來的元宇宙世界,那絕對是大有可為的。
金俊豪能想到的,也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
既然這元宇宙這麼有搞頭,他自然也想要分一杯羹。
可這段時間,最火的新聞,除了微軟大筆一揮,收購動視暴雪,準備進軍元宇宙之外。
還有META上年度四季財報一出來,引得股價暴跌,市值蒸發2510億美元的新聞。
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他們因為TIKTOK的競爭,導致日活量下降,營業額暴跌。
另外一方面,自然是因為他們大手筆砸錢的元宇宙開發計劃,進入了困境。
為什麼會這樣?
那自然是因為想要開發元宇宙,完全不是那麼簡單有關。
開發元宇宙,可是一件綜合性極強的業務。
這玩意可不僅僅涉及到軟體開發,你還要有大量的硬體裝置配套。
不像以前你搞臉書,威信這種二位屬性的社交軟體。
只要找一些碼農,搭建框架,程式設計,寫出一個APP來就行了。
這元宇宙涉及的東西那就太廣泛了,你不光要開發軟體系統。
你還要開發配套的硬體裝置,尤其是智慧穿戴裝置。
你想要客戶進入三維社交網路裡,你光給人家發一個VR眼鏡,那可不夠。
人家客戶還需要配合著自己看到的元宇宙世界,動起來。
比如我去元宇宙裡伯納烏球場看球,我不可能光坐在那看。
我還要身臨其境的感受,我要能為進球歡呼雀躍,甚至可能,我還想上場踢兩腳…
445 元宇宙的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