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川微微皺了下眉,道:“相對比櫻花國提供的超導材料,我手中的銅碳銀複合材料的效能明顯更加優異,這樣都無法說服理事會嗎?”
格羅斯嘆了口氣,道:“如果你這種材料能提前半年左右的時間研發出來,那這大概不是什麼問題。”
“現在的問題是你手中的超導材料出現的時間太短了,新材料並沒有經過驗證,這很讓人顧忌。而櫻花國那邊的BI材料已經出現了近一年的時間,目前有不少的廠商都使用了這種材料。”
“所以理事會那邊應該會更傾向於穩定一些的材料。”
“更何況,目前你手中的材料還僅僅存在於實驗室中,尚未量產。”
“從實驗室到量產,同樣是一個相當漫長的時間,CERN無法將希望賭注在這個上面。畢竟CERN並不是我的,成員國的監理雖然日常不怎麼管理事情,但我們的資金來源於他們。”
“如果監理們強烈反對,理事會也會考慮他們的意見的。”
“當然,我會在理事會上儘量去再做一些爭取。”
徐川點了點頭,道:“理解。這很正常,LHC這種大型對撞機,升級自然需要考慮穩定性。”
頓了頓,他接著道:“不過我覺得,要搜尋暗物質和暗能量存在的蹤跡的話,恐怕光是升級對撞能級是不夠的。”
聞言,戴維·格羅斯挑了挑眉,問道:“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雖說這位現在提出這個說法有點為了截斷超導材料訂單的嫌疑,但涉及到暗物質與暗能量蹤跡的事情,他不得不重視。
畢竟在整個高能物理界,要說對惰性中微子、暗物質暗能量這些研究最深的,電話對面的這個年輕人說第二恐怕沒人敢說第一。
惰性中微子和相關的理論資料都是他發現與做出來的,在常規物質與暗物質的連線領域的,他的意見和說法別說是CERN了,就是整個物理界也得認真考慮。
再加上這位在數學物理上的研究,以及利用數學方法探索物理粒子的本領,在如今高能物理領域,能力不說排在第一,也至少在前三。
去年下半年的時候,他和威騰等人親自去華國邀請他參與CERN後續的探索工作不也正是因為他出色的能力嗎?
徐川:“相對比對撞能級,我覺得對探測器的最佳化或許更合適一些。”
“一味地提升對撞能級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有些時候,可能並不是對撞能級不夠,而是我們的觀察手段相對落後而導致即便是它出現了,我們也沒法看到。”
格羅斯思索了一下,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覺得我們的探測器應該朝哪方面進行升級?”
徐川笑了笑,道:“這個就不在免費諮詢範圍內了。”
“其實相對比升級CERN來說,我覺得在華國修建一臺大型強粒子對撞機或許會更符合我的目標一些。”
“而且在之前,我和國家政府交流過了,華國的確有修建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想法,尤其是在惰性中微子發現後,高層曾找到過我,詢問是否有修建對撞機的必要。”
“只不過我現在手上有一些其他的專案在忙,再加上目前華國的物理學家的確並不多,修建對撞機的計劃推遲了而已。”
“如果我們國家修建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話,我相信以華國的基建能力,修建速度會比升級LHC更快,而且有我在,我相信暗物質與暗能量的發現會走在CERN的前面。”
電話那頭,戴維·格羅斯沉默了一下。
老實說,這話說的的確沒錯。
以華國的能力,如果現在定下來的修建大型強力對撞機的話,全力以赴恐怕還會比CERN更先一步完成對LHC的升級。
而電話中的這位,恐怕他一開始就想著將發現暗物質與暗能量的榮耀留在華國了。
而CERN能那麼順利的朝各國要到經費進行升級,一方面是希格斯粒子的發現與完善提供了價值,另一方面則是惰性中微子的發現提供了前景。
暗物質與暗能量,這是一個全新的目標,是超出標準模型的方向。
沒有這個方向的出現,CERN恐怕沒這麼順利就能要到升級經費。
目前全世界就LHC這一臺大型強粒子對撞機,各國迫不得已只能將高能領域的經費集中到這一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