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慾火、心火、陽火、陰火、肝火,人身上能產生的火,不管是虛幻也好,真實也罷,全都匯聚於此熊熊燃燒,能燒一切物質,侵蝕生靈神魂。若是不通人道規則,只怕被這火纏繞上,就算是大能也要蛻下一層皮。
看著白色火焰,張玄將目光移向頭頂大日,其中一盞油燈令張玄想起了一件事,這東西他見過,當年在聚魂洲見到小金烏身前之景時便是在此地,對於那盞燈他印象還是比較深刻,沒想到竟然是在這裡。
當即暗道不好,此地不宜久留。
操控人道規則附著於體,張玄就要衝出佛國之外,但所謂進來容易出去難,這佛國豈是說走就走,想來就來之地。
在接觸的一瞬間,青燈瞬間火焰加劇放出道道佛光,一下擋住了張玄前進方向,且佛光之中傳出巨大吸力,差點就將張玄的人道規則給咬下一口。
幸得張玄本身就是以吞噬規則為主,故而不僅沒有缺少還造成了反噬,將油燈所帶來的規則之力咬下一口。
不過相應的人還是沒有出去,而天空之中也開始響起了經文禪唱之聲,不時飄下花瓣和雲氣,道道靈光在天邊湧現,一層層金雲在天空匯聚,好似有真佛降臨,眾生跪迎之禮。雲霞之中,兩道金光放出驅散了雲彩,露出一尊純金大佛,遮蔽了日月,擋住了天空,頭頂天,腳踏地,一手虛指向上頂著油燈,一手向下掐決。
這些張玄都不甚在意,不過在大佛頭頂的插著一把劍,那就很令人思考了。
這把劍長不過四尺,在大佛頭頂之處還比不上一根髮絲粗細,但確實是壓制住了大佛,使其陷入了沉睡狀態,若不是青燈依舊在燃燒著,可能這天地都要破碎了。
視線掃視一圈,感知之中基本沒有人煙,完全不符合佛國作風,畢竟往登極樂,西方聖境,每個佛國之中的凡人可是絕對不少的。且更詭異的是大佛出現之後,雖然頓時覺得一種溫暖湧上心頭,鼻尖也時常嗅到香味。但是在佛像背後卻是死寂一片,不見半點光芒。
張玄朝著另外一邊飛去,這佛像高一萬八千里,支撐天地宛若天柱,故而三十里身形的金烏就像是一隻蜂鳥一樣,繞道了佛像後面的深淵之中。
剛一進入黑影籠罩之地,金烏自帶的光芒就照亮了這一片區域,瞬間就把張玄給嚇得往光明之地退了數千裡。
剛才在黑影之中,他看到了無數密密麻麻的人影,各個形似乾屍,面若惡鬼,所散發的氣息直接將整尊大佛後背之地給化作了一尊魔相,幾乎就要掙脫出來。
見此一幕張玄再次看向佛像,入魔了。這位佛陀在開天成功撐天之時終究是棋差一招被天魔給鑽了空子。
佛修有災,名為魔。
欲成佛先渡魔,所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便是如此,別以為修成佛陀金身就不會入魔,要知道佛祖當年證道之時都還遇到了魔祖來阻止,當然後來佛祖成功了。可也與魔祖結下了樑子,從此便有了佛魔之爭。
就算是成為佛陀,也還是會遇到天魔來襲擾,一旦心性不穩極有可能就墮魔了。
當然了,這也與佛魔之間的修行方式有關,同樣作為天地之間需要信仰之力來輔助修行的兩種方式,自然是你看不上我,我看不上你,所以經常掐架是常有的事情。
同理魔修的災劫正是佛修,魔修想要超脫,也得需要渡過佛災。渡不過就慘了,要麼灰飛煙滅,要麼成為護法,反正不要想著有再進一步可能,因為那機會渺茫。反之渡過了,那佛修就慘了。
所以佛魔的關係是一個想渡一個,一個想讓魔成佛,一個想讓佛成魔。哪怕是都成佛陀天魔了,想法也還是一樣的。
尤其是天魔,最喜歡去引誘佛陀,只要多拖幾尊佛陀入魔,就是想要稱王都行。而很顯然,張玄現在所見到的這尊佛陀就是被天魔給拖下水了,要不是頭頂之上被金與義之劍白鋒鎮壓著,魔出不來,不然這片佛國早就稱為了廢墟,成為天魔號王的根基了。
現在問題就來了,眼前白鋒劍是插在佛魔頭頂之上,一旦取下,只怕瞬間這天魔就能脫離佛身,那時自己就要面對即將成形的天魔王。就算是施展先天真聖狀態,也還是有點力不從心。至少在未理解混元奧妙之前,張玄很有自知之明,打不過。
而這時空間之中泛起一層銀輝,一隻體型萬丈,通體似玉的寶蟾出現,看著在空中的張玄,一陣雷光閃過,兩者都消失在佛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