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初生,當陽光直射嶺南城之時,羅浮真人於伏牛山見到此情形,隨手一揮,一張絲帕自手中出現,化作一道金虹朝著羅浮大門外而去。
金虹落地成橋,變作三十里長,十丈來寬的長橋樑,雲氣瀰漫,霞光籠罩,一直延伸到嶺南城的道路之上。
嶺南城內,隨著一聲鐘聲響起,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形形色色的人物皆有,倶是為羅浮而來。
金虹所化作的橋樑,是用來驗證善功的。當然了,不存在一踏上橋就能成為弟子的說法,只是這長橋乃是羅浮真人規則之力所化,上有咫尺天涯,一步即可跨過百米距離,算是一種福利,但只有兩種人能登上長橋。
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一是赤子,不僅僅是指年紀小,也是指心,心靈純淨之人可登橋,即使已是耄耋之年也無妨;
二是德運深厚之人,行善事得善果,有資格登橋。
至於其他人,就只能自己走了。
嶺南城離伏牛山的距離還是有三四十里的,對於修士來說可能也就一抬腳的功夫就到,但對於普通人來說,沒有幾個時辰是難以到達。
半空之中,五宗十三城二十多位修士正在盯著下方道路,以防止有人搞事情。
這橋的事情羅浮真人之前沒有說過,有的人可能會以為這是篩選,畢竟有人能登上,有人登不上,難保那些登不上的不會做出點事情,比如拉其他人一把之類的,對於這類人那基本就沒了資格。
此時嶺南城中的一處酒樓之上,看著許多人慢慢往羅浮趕去,張玄感知了一下能上橋之人。年紀大點的大多頭頂上頂著一盞明燈,胸中有白氣,身邊環繞雷霆,皆是行善之人。此燈非彼燈,乃是一縷善功所化,與修士不同,這普通人的善功大多是呈現燈火、雷霆、正氣之狀。
燈火於頭,清心明目,縱然是漆黑之夜也猶如提燈步行,一般的障眼法、鬼打牆也形同虛設;
正氣藏於心肺、即可延年益壽,也可呵斥鬼神囂小;
雷霆環於身,護持自身免受驚人所謀,惡鬼所害,心術不正者觸之猶如雷霆加身。
好事做多了,人負天不負,自有天地庇佑,內心坦坦蕩蕩,神見相迎,鬼見心驚,死後就算不輪迴,也能化神作差,擔任土地、山神、鬼差之類神職,如果是大善當即白日飛昇為神,也算是天地對於蒼生的一種考驗。
不過嘛,能做到死後能飛昇成神之人少之又少,要知道天地之中關係錯綜複雜,這行善積德之事有時或多或少會沾染一些因果,導致氣運流逝嚴重。不管是凡人也好,修士也罷,王朝也算,這德運都是在不斷流動的。
修士和王朝還好,有寶物壓制自己的氣運流逝效率,普通人就不行了。
這些明燈、正氣、雷霆都是會消耗善功的,但比起沒有善功的人來說就要好得多。至少行善之人必有餘慶,遇難之時定有貴人相助,就算不幸遇難,也必定能獲得天地補償。
而行惡之人,遇到危險之時,不被落井下石就已經是平時積德。
別的張玄不知道,反正能來到這嶺南道之人大多都是良善之輩,要知道嶺州有登記在冊的約有億人,現在這邊只有十分之一,真人救回來的更是大多有善功在身,哪怕大多隻是一兩點。
從整體情況上來看,一點善功的獲取難度可不相同,凡人與修士絕對是兩個概念。單獨的一個凡人,具備仁義禮智信五種品質的其中幾種,只要不是有心為惡,基本上都是能慢慢積攢出善功的,而且流逝效率也會大大降低。
而修士的話,因為能力大小不同,難度也不一樣。比如一個小修士,救了十人便是一點善功,但像張玄他們這種天仙,能力太強,救百人、千人、萬人可能才獲得一點善功,所以相比救人來說,天仙更願意去煉魔,調整山川地脈,既能造福生靈,也能獲得大善。相應的天仙一點善功與小修士的一點善功換算比肯定不一樣。
張玄自己的話是走了大運,在還是小修士之時就透過製鹽,在南離真人的斡旋之下直接將三千善功集滿,只是怕一下子德運太多將人壓垮了,所以成一千五百年發放。
畢竟一個還不到築基的小修士突然得了近萬善功那是會直接引起大關注的,絕對要出大麻煩。(本來是三千功德、三千聖德、三千福德之事,被南離真人與大道交易,也就是太清道祖,由人家將因果接過去,留下了福德,避免了大因果之事。不然四海也不是吃素的,至少在解決因果之前成不了仙,還真以為善功是那麼好拿,高收入的同時也是高風險)
現在的話,能來到嶺南道的這些人都是有善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