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孔子的實力更強,所以這融合是以他為主。
這一下融合之後,孔子的實力底蘊更增一分。
雖然沒有突破八階玄仙,達到九階金仙的境界,但是也已經超過了長生大帝一籌。
幾乎與原著後期的洪易相當,無限接近於彼岸之境。
最關鍵的是,諸子百聖之中少了一人,這諸子合一的實力立馬就下降了一大截。
如果說原先他們還能夠與長生大帝相抗衡的話,那麼此刻,他們的合力就幾乎跌出了陽神的戰力範圍。
孔子放開文宮,任由他們的道侵蝕進來。
這時,如同海納百川,諸子的道盡數被孔子容納,化為己有。
孔子本就是儒道之祖,經過多次地發展,他逐漸向著文道之祖的方向邁進。
這就是他所走的道。
別看如今孔子的實力還不到金仙境,但是卻依然走出了自己的道,這一點就是很多十階的太乙境都不如他。
諸子的道被容納,孔子的底蘊變得更加深厚,身上的氣息也更加玄妙起來。
長生大帝與諸子都直皺眉頭,已經看不懂他的行為。
諸子的大道被容納、被解析,他們諸子合一的狀態頓時告破。
諸子大多是造物主境界,也有八次雷劫、九次雷劫的鬼仙。
但是不到陽神境界,即使人數再多,也只是徒勞。
普通螻蟻再多,哪怕無窮無盡,也根本奈何不了大象。
所謂蟻多咬死象,不過是一句勵志的謊言,除非那螞蟻是毒蟻。
沒有了諸子合一的狀態,他們的實力比起陽神來根本不值一提。
去了諸子一方的戰力,只剩下長生大帝。
他雖然佔據著陣法之利,但是也無法長久與孔子等人抗衡。
如孔門七十二賢,朱熹、王陽明等人,本身也都是相當於陽神境界的強者。
因此,長生大帝哪怕勉力維持,但是不久之後,陣法還是告破了。
長生大帝拱手道:“是我等輸了,本座願賭服輸,可以幫助你們一統整個世界。
不知閣下如何帶領我等登臨彼岸?”
諸子也目光殷切地望著孔子等人。
本來他們是寄望於最後的易子帶著他們的心願,登臨彼岸。
但是現在看來是不可能了,原本的計劃隨著孔子一方的勝利已經告破。
唯一的希望就是看孔子他們能否履行諾言了。
與孔聖交情最深的梵子問道:“閣下可否將孔子放出來了?”
他是孔聖的隔代傳人,自然最是關心孔聖的安危。
孔子笑道:“我就是孔子。諸天萬界,他我、本我,諸我本是一體。”
在他們詳細地瞭解了大漢帝國的存在之後,長生大帝與諸子也不由得變得憧憬起來。
原本他們對於彼岸並無把握,只是把希望寄託在了那命運中的“易子”身上。
讓他代替他們去看到彼岸的風景。
但是在大漢帝國,彼岸境只是一個修行之中的境界而已。
只要大漢帝國繼續擴張下去,彼岸境唾手可得,不過是修行路上的一段風景而已。
這番話若是從別的人嘴裡說出,他們絕對不會相信。
但是來自孔子等人,他們不得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