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姿颯爽地駕馭著白馬,避過一層一層的障礙物。
搭箭彎弓,嗖嗖嗖,奔跑中連續射中紅心。
銀膽槍一抖,舞成梨花朵朵,一槍刺破數層甲衣,深入到了木樁之中。
“常山趙子龍,好武藝!彩!”
劉辨忍不住站起身來,大聲喝彩。
群臣也跟著喝彩,道賀皇帝又得猛將。
不單是趙雲,其後的太史慈、甘寧、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樂進等等猛將也得到了場上觀眾的喝彩。
“咦,這張郃不是韓馥的部將嗎?沒想到也來了朝廷。”劉辨看著手中的名冊好奇問道。
賈詡道:“韓馥此人無容人之量,本有一位大將鞠義,結果被他逼反了。
張郃因與袁紹部將高覽有舊,所以也遭到韓馥的猜忌,不受重用。
因此張郃就起了離開韓馥的心思。”
至於他為何不投袁紹,一是如今袁紹的實力不如朝廷,二是投袁紹的話,要與舊主交戰,有損名聲。
投靠朝廷就沒有這個顧慮了。
理論上來說,天下所有文臣武將都是大漢的臣子。
看到張郃,劉辨有點可惜與他齊名的高覽、顏良、文丑都投靠了袁紹。
不過這種情緒只是一會兒就沒有了。
因為如今朝廷可以說是人才濟濟,將未來三國時代大放異彩的俊彥幾乎一網打盡了。
流落在外的只是極少的一部分。
武考的實操十分精彩,獲得滿分的不在少數。
不過書面考核上,也同樣不差。
武將大多出身於地主豪強,普通百姓之家根本也供養不起練武的消耗。
這樣的出身,一般來說都是識文斷字的,不像宋元明清時候的武將大都沒文化,甚至連字都不認識。
不過他們雖然成績不差,但是卻被一群娃娃給完全地比下去了。
魯肅、周瑜、龐統、司馬懿、諸葛亮、陸遜,一個個名字簡直閃花了劉辨的眼睛。
其中年紀最大的魯肅也才十七歲,最小的陸遜不過七歲。
周瑜的父親周異為洛陽令。
陸遜的從祖父陸康被徵辟為河南尹,陸遜父早亡,跟隨從祖父長大,故而也來到了朝廷。
其餘龐統、司馬懿、諸葛亮等人也是一樣,都是因為家中長輩被徵辟,跟著來到了朝廷。
他們都是在劉辨新建的太學之中讀書。
只有魯肅是被內廠的密探拉來的。
這群妖孽之才在書面考核中居然都得了滿分。
只是除了周瑜、龐統、魯肅三人之外,其餘人年齡太小,暫不授官,繼續在太學攻讀。
除了這一批頂尖的文武之才,這次考核還發掘了許多稍遜一等的大才。
比如精通練兵的于禁,比如徐晃、張任、丁奉等等。
這些武將的加入,令所謂的西涼軍派系、幷州軍派系被大大地分化了。
而朝廷中脫穎而出的將領也被劉辨升職,趁機調離了嫡系部隊。
隨著軍制改革的深入,軍隊中的原有派系將徹底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