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賈詡從劉辨身上,看不到任何勵精圖治,臥薪嚐膽,只看到了一個突然間沒有了約束後,奢靡享受一心玩樂的大孩子。
這樣一個皇帝,根本沒有任何的可能拯救大漢。
視窗期一瞬即逝,等到世家們的佈局完成,那時的大漢皇帝再神武無雙,也不可能力挽狂瀾了。
於是大漢侍中賈詡,開始了摸魚生涯,同時觀察著天下世家豪強,看一看誰更有希望贏得這次人道爭龍。
與此同時,曹操正在大將軍何進手下任職,擔任西園校尉,但是有袁紹和袁術兩個榜樣之後,他已經意識到了時局的變化。
中樞不再清貴,反而地方更加重要。
於是曹操積極運作,想要回到家鄉陳留附近當太守。
曹操在黃巾之戰中參與了討伐波才,也屢立戰功,很快就回返家鄉,擔任陳留太守,並聚集曹氏和夏侯氏,訓練義兵,以備將來。
而孫堅如今正在交州太守任上,雖然交州極其偏遠,但是地大物博,只缺人口,孫堅又憑藉攻滅林邑國的戰功封了烏程侯,已然領先了一大步。
平原縣。
劉備終於讀進去了《紅旗大同經》,在黃巾之亂中,他也見到了官兵賊兵殘害百姓,生靈塗炭的一幕幕。
大漢的現狀肯定是不對的,但是黃巾那種簡單粗暴的殺官造反也是不對的,曾經的劉備很迷茫,只想著恢復大漢榮光,但是現在,他終於知道了大漢衰敗的真正原因,以及唯一正確的方向。
這條道路太過艱難,一旦亮明旗號,整個天下無處可容,都是敵人。
劉備所能做的,就是在小小的平原縣中實踐這套理論,並且不做任何宣傳。
三年時間,平原縣大治,民心可用,並且培養出了一大批的精銳骨幹。
劉備沒敢徹底公開傳授《紅旗大同經》,只講了“人人如龍”作為口號。
但即使只是這一步,已經激勵了無數的窮苦人,他的名號也不再侷限於平原縣,而是逐漸流傳到了整個冀州和青州。
更大的好訊息是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先後證得長生果位。
二弟關羽已經將《五星戰世決》當做了主修功法,每日閒暇時都捧著《紅旗大同經》品讀,三弟張飛對於《紅旗大同經》並不是太過於認可,但只是簡單的入門修行,亦對他《降魔度厄功》的修行極有幫助。
到了這一步,劉關張三兄弟終於有資格看遍十三傳道碑上的功法。
劉備無奈的發現,自己的資質很一般,最適合自己的,還是《五星戰世決》。
反而關羽,發現自己可以修行《宙極歲月經》這本在十三功法中評價最高的一部。
張飛也大有收穫,同時兼修《不滅玄功》、《降魔度厄功》和《太極長生經》,一身武道強橫到了極致,和關羽兩人切磋之時,也是互有勝敗,不分高下。
劉備的境界剛剛到元嬰後期,距離證長生果位還有一段距離,但是關張二人對於劉備都非常敬重,從無取而代之的想法。
劉備已經意識到了平原縣太小,自己該謀求更高的發展了,但是他朝中無人,這個官職還是靠討伐黃巾謀來的,而且也招攬不到大賢,麾下只有簡雍一個兒時老友。
簡雍不是什麼能夠出謀劃策之輩,只是善於交際,為人和善,修行資質也一般般,剛剛到了元嬰境界。
赤縣神州和神洲界一比太富饒了,金丹元嬰期所需的各種靈植,幾乎是隨處可見,簡直可以當做大宗商品來交易,再加上神人後裔的天賦,當靈氣復甦開啟之後,整個赤縣神州真的是“元嬰滿地走,金丹不如狗”。
劉備想了一圈,最後還是決定命張飛前往雒陽,帶親筆信和特產禮物拜會侍中賈詡,想要請這位廣宗之戰中結識的老戰友,如今的大人物給點建議。
賈詡固然在摸魚,但是畢竟位高權重,當年一同討伐黃巾的同伴們,如今最差都是太守了,唯有劉備出身太差,還是個小小縣令。
如今天下太守之位極其清貴,朝中不少官員求取地方實權,因此單憑賈詡的面子,還真沒辦法幫劉備討到一個太守。
然而劉備運氣很好,遇上了順風車。
前幽州太守劉焉上書,說天下大亂,漢室江山有傾覆之憂,建議陛下提拔漢室宗親,鎮守四方,以安天下。
關鍵時刻,但是是宗室靠得住,畢竟當年王莽篡漢,全靠光武帝恢復大漢江山,肉爛在了鍋裡。
劉焉當然也有野心,他謀求的正是天下十三州最富饒的益州。
宗室自然也不願意坐以待斃,聯合發力,推動了這道“廢州立牧”的政策的進行。
於是劉焉走馬上任益州牧,劉虞擔任冀州牧,劉表出任襄陽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