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烜輕笑道:“這就是朕要與聶愛卿商議的原因,你們覺得自己像是執掌國家的內閣大臣嗎?”
李烜聲音雖輕,但是言語之間的不滿非常的明顯。
眾人連忙下跪道:“臣等罪該萬死。”
李烜終於露出不耐的神色,大聲呵斥道:“罪該萬死,那就去死啊,為點小事都要爭個面紅耳赤,朕的內閣如此不和諧,想必發往各州的文書命令也是多有矛盾,如此以往,朕何愁大燕不亡?啊!”
“臣請陛下恕罪。”
表面上李烜是在發火,暗地裡卻是在敲打張維和楊宣兩人。
兩人分屬不同陣營,整日在朝堂之上就多有不合的意見,常常爭論,如今當著李烜的面也吵起來了,這讓李烜如何不生氣?
而兩人爭吵的問題從來都不重要,反正你贊成我就反對,你覺得不行,我覺得OK。
李烜生氣的是,這兩人為了黨爭,為了在朝堂上佔得威風,已經全然不顧大燕的利益了。
李烜見眾人伏在地上,冷漠道:“起來吧,儘快決議,朕在等你們的決定。”
既然李烜發了火,張維和楊宣自然不能視而不見。
兩人又像是至交好友一般,湊在一起低聲討論起來。
李烜冷冷一笑,隨後喉嚨發癢,好一陣咳嗽。
其實李烜早就有了決斷,請內閣決議本就是一個過場。
張維和楊宣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陛下,此策動輒頗大,需要時間才能見成效,臣等以為第一步還是先要加深對諸國的瞭解。可請樞密院派遣細作間諜去往他國打聽情報,再決定下一步該如何做。”
李烜點點頭,這還算一個合理的建議。
燕國在外當然是有細作的,只是秦楚陳三國的多一點,其他沒有接壤的國家幾乎就沒有了。
既然要準備結盟交好,該有的基本資訊還是要知道的。
楊宣道:“衛國既然意圖淪陷我姑蘇與吳州,我們正好可以派出問罪的侍者去往衛都,同時打聽衛國的虛實,也好制定結盟的計劃。”
李烜滿意笑道:“朕也是這麼想的,衛國不是擄了我燕國子民嗎?也正好給朕要回來,比起我大燕需要衛國,朕相信他衛國更需要大燕。”
“陛下聖明。”
李烜起身道:“那內閣即日就下文書諭旨,讓禮部擬定出使的人選交給朕。”
“是。”
李烜起身離開,門外內侍已經準備好了轎攆。
“陛下啟駕。”
李烜離開,張維雙眼一眯,拾取卷子又看了看,隨後也離開了。
楊宣見狀只是輕哼了一聲。
這場決議讓張維和楊宣記住了一個名字,李修涯。
既然按照李修涯定下的策略行事,那李修涯有多受看中也就不需要多說了吧?
“這個李修涯,必須納入麾下。”
這是張維與楊宣的心中所想。
而李烜回到後宮便接到稟告,說是九皇子李閒又來請安了。
“閒兒又來請安了,可去見過你的母妃了?”
李閒躬身道:“孩子剛從母妃那裡出來,知道父皇從內閣回來,所以特來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