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華林是雲京戲劇大學導演系大四的學生,上了四年大學,導演的課程學了不少,成績也比較優秀,但對於導演這個行業,他的心裡還是沒底。
他出身比較普通,父母都是農村的農民,上大學的錢,都是父母農閒時,外出打工掙來的。
他為了幫助父母減輕負擔,在校期間也做了不少兼職,但都與導演這個行業不著邊。
他身邊有的同學在上學期間,就已經開始投拍短片或電影,有的甚至還在大學生電影節拿了獎。
可他因為經濟的原因,一直不敢投身導演事業。
直到前些時間在逛學校論壇時,在論壇看到了招實習生的帖子,他才毅然決然地報名,進入到了張弛的劇組。
說老實話,他對張弛是持懷疑態度的。
他對張弛的瞭解,僅限於張弛在畢業晚會表演的小品《扶不扶》。
除此之外,張弛可以說沒有任何值得他高看一眼的地方。
他之所以參與張弛的這部電影,主要還是形勢所逼。
他如今已經大四,如果再這麼下去,等畢業出來,很可能就與導演行業無緣了。
而張弛之所以看上他,則是看在他的專業課比較紮實,為人也比較踏實,屬於那種可以信任的人。
今天,蕭華林完成了拍攝工作,和張弛等人一起吃完了夜宵之後,回到了學校的宿舍。
“林子,第一天拍電影的感覺怎麼樣?”宿舍的哥們問道。
蕭華林想了想,道:“感覺還可以,導演不像是一個新手,拍攝的手法挺老道的。”
“是嗎?”
宿舍的哥們有些驚訝:“你不是被他騙了吧,說不定他是假裝的呢!”
蕭華林搖了搖頭:“語氣動作可以假裝,影片畫面可假裝不了,他的水平不差。”
“那你覺得你們拍的電影怎麼樣,有前途麼?”宿舍的哥們又問。
蕭華林比較保守,沒有放大話,老實地說道:“具體怎麼樣我不清楚,不過劇本挺好的,今天拍到後面,演員的臺詞一出來,整個劇組都會大笑。”
“是嗎?”宿舍的哥麼兒露出一絲揶揄,“那可恭喜你了,說不定你們這部電影能火呢!”
“我也覺得。”
蕭華林點了點頭:“今天我們一起吃飯時,聽導演的同學說,之前小品《扶不扶》的編劇就是導演,單論編劇的水平,我覺得導演在整個龍國都能排得上號。”
“你能吹得再離譜一點麼,電影和小品是兩種題材,小品做得再好,和電影關係也不大,你可不要被洗腦了。”
宿舍的哥們明顯不信。
蕭華林瞥了他一眼,搖了搖頭:“你沒有參與這部電影,不清楚裡面臺詞的魅力,等電影出來你就能理解了。”
“好,等電影出來,我一定要買張票好好看看,看你說的臺詞到底有什麼魅力。”
宿舍的同桌不服氣地說道。
蕭華林沒有和他慪氣。
他默默地從身上掏出一個小本,將今天拍攝工作遇到的問題,以及自己所學習到的東西,從頭到尾梳理了一遍。
……
蕭華林的事情只是一個小插曲,電影依舊在不緊不慢地拍攝。
隨著劇組的磨合,拍攝的過程越來越流暢,拍攝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這日上午,劉素梅老師按照事先訂好的時間,牽著一條小柯基犬來到了現場。
與她一同來的,還有另一個女老師以及指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