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的大雨,將雙方軍隊最後一天精神都沖走,好像蘭迪這樣的高階將領和貴族,好歹還有張床,有暖被窩的各種女孩,但就算是這樣也讓人覺得受不了,那露天睡在泥水坑裡的普通士兵以及騎士,情況就可想而知了。
“去告訴巴西爾二世,就算我答應他的條件,伊比利亞那裡我會去想辦法,但是現在已經來不及,我們將伊比利亞算上,然後趕緊簽訂條約,離開這個該死的地方,至於匈牙利……告訴他,如果想要匈牙利的話就隨便,不過我想再過幾天時間,等到雨停之後他也會離開,到時候就算請他回來他都不一定會回來。”
蘭迪再次派出使者將讓步的條件送上去,巴西爾二世稍作考慮後便答應下來,雙方最終還是在那個平原的中央部位,現在已經變成一片澤國的地方乘船見面。
當時的希臘書記官是這樣記錄的:
雙方,這兩位名震歐羅巴的君王,都因為連日的陰雨天氣顯得精神不振,但又害怕墮了自己的名頭,所以強作振作,雙方似乎都覺得如果在對方面前顯露出疲倦,是一種極為恥辱的事。
今天雨仍舊下的很大,諾曼國王看起來佔據上風,因為他和他的隨從們,都帶著稱之為傘的奇妙道具,這些由最好的,最厚實帆布支撐的圓形道具,能夠遮擋住他們頭頂的那片地方,以至於讓他們不再被淋溼,而諾曼國王旁邊的隨從,就這樣拿著傘舉在他們國王的頭頂,讓這位野蠻人首領能夠毫不在乎的談笑風生。
相比蘭迪,不得不在雨中被淋的一塌糊塗的皇帝陛下,就顯得更加狼狽,特別是在諾曼國王完全無視皇帝陛下的暗示,希望也能獲得兩把傘的時候,皇帝陛下的面色顯得非常難看,而諾曼國王則顯得非常開心,似乎因為自己能用這種方式打擊敵人而感到興奮。
不過這都只是無足輕重的小插曲,作為優秀的國王和皇帝,他們自然不會因為一時的好惡改變自己的心思,這樣的天氣實際上也不適合談判,這場談判很快便結束,雙方交換一式兩份,由諾曼語和希臘語書寫的合約,規定停在五年,之後交換俘虜,不夠的地方則以黃金或者等價物來補償。
這個時候蘭迪注意到了一個細節,當這位諾曼人的國王見到一部分特殊的戰俘時,顯得非常開心,他拍打著那些人的肩膀,捶著他們的胸口,一個個的叫出他們的名字,直到最後一個他才有些愣神,不好意思的詢問,道歉的說自己忘記了這個人。
但是這個人很快為國王解圍,他說他自己也是第一次正式見到諾曼國王。
他原本是一個匈牙利人,蘭迪詢問過後才知道,他們是在十幾天前的那次會戰中,最後和諾曼國王一起衝擊希臘大軍的人,在突圍失敗後慘遭俘虜,除去這位匈牙利人外,其他人原本都是諾曼國王騎士衛隊成員。
得知這些後蘭迪詢問了這位匈牙利人,問他是否願意正式加入諾曼軍團,得到肯定的答覆後,蘭迪立馬冊封他為騎士,並且任命他作為匈牙利遊騎兵指揮官。
這個匈牙利人的名字叫做約瑟夫西蒙維特斯瓦德,他是一個匈牙利遊牧部落首領的兒子。
交房俘虜後,雙方再次發誓遵守合約,然後便回到各自營地。
說起來這或許是上帝對此次議和表示嘉許,雙方簽訂條約的第二天大雨便停止,見到久違的太陽後,軍營中爆發出劇烈的歡呼聲,同時也能隱約間聽到,對面十幾公里處東羅馬營地,那裡也是一片歡呼聲。
——————————
最近一段時間,貞德修女的心情都不是很好,蘭迪在與她相處的時候都儘量曲意逢迎,不惹她生氣。
蘭迪明白貞德這是在因為戰場上失手,導致聯軍失敗而埋怨自身,同時也因為自己今後再不能上陣殺敵而懊惱,特別是貞德最覺得對不起蘭迪的,就是所謂的劇烈運動之中包括生孩子,也就是說貞德這輩子再也不能像之前所預計的那樣,給蘭迪生一個合格的、健康的、優秀的繼承人。
這裡或許有人要問,貞德在此之前不是說過,只和蘭迪進行柏拉圖式戀愛,不談肉體關係的嗎?
但說是說做是做,從法蘭西到義大利,再到匈牙利,準備沿著原路返回羅馬接受加冕,這麼長的時間裡貞德已經想通,如果真的為了世界的安危和和諧,貞德也可以答應蘭迪的要求。
但是很可惜,現在都晚了!
因此覺得非常的悲傷,做不做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又是另外一回事,這期間的差別就是和天空大地的差別。
最後貞德還是做了,返回諾曼王國的道路上,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蘭迪在沒有從貞德的房間裡走出來。
貞德非常害怕,害怕自己今後不能再上陣殺敵,也不能生孩子,簡直就和廢物沒什麼區別,所以貞德不知道自己現在已經變得這麼沒用,蘭迪會不會好像用過的抹布一樣把她丟掉。
隨便找了一個理由把南丁格爾護士支走,貞德抱住蘭迪,而蘭迪也終於如願所償,但現在必須輕一點,注意一點,貞德現在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女戰神了,而是好像瓷娃娃一樣精緻易碎。
“傻瓜,我怎麼可能捨得拋下你呢?”一番雲雨之後蘭迪似乎明白貞德的心情,抱住貞德的腰肢安慰道。
“可是……我……”貞德還是沒有說出個所以然,只是撲進蘭迪的懷裡失聲痛苦。
事情似乎得到了解決,第二天蘭迪仔細觀察了一下,貞德的面色似乎變好了一些,心情也略有恢復,當然這種事情並不是一觸而就的,蘭迪嘆了口氣,伸出手輕輕**貞德的面頰,心裡想著今後慢慢一點點開導她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