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約翰節後第二天,奈梅亨商會的先遣人馬抵達諾伊施塔特,他們的領我很熟悉,就是經常跟在萊昂納多身邊的年輕管家比約爾,一個義大利沒落騎士家的小兒子,當過好多年的修士灌了不少墨水,後來機緣巧合被老傢伙現並賞識,最終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萊昂納多能派他來,說明很重視同瑞典人的約定,想要在此地興建一座大規模的商站,壟斷北方的毛皮和琥珀生意。
隨之而來的工匠效率的確高,沿海踏查幾次選定商站的基址便破土動工,人力自不用說,諾伊施塔特的壯漢那麼多,閒著也是閒著,權當日常操練了。
唯獨造牆的石料是個技術活,需要石匠們耐心打磨,以致工期拖長,半個多月的時間,才勉強蓋好主體建築。
寬敞的大房子和停泊碼頭拔地而起,第一批貨品兩日後就入了庫房,讓人不得不感嘆商會在老傢伙手中雷厲風行的執行力,他們如果是戰士,絕對能殺得敵人屁滾尿流。
奈梅亨商會在另一片看不到的戰場上奮勇拼搏,為我賺取豐厚的利潤,擠垮和兼併無數的競爭對手,在商品流通力極其低下的中世紀,構建了幅員遼闊的奈梅亨商業帝國。
瑞典人派來的使者,是另一件讓我感到意外的事情,他們和挪威人的聯盟,同丹麥國王斯文的停戰協定尚在維持,不過隨著天氣逐漸變得更適合作戰,大家都知道這脆弱的協定隨時都可能被撕毀,至於誰先邁出那一步,就要看哪方準備的更充分,這也是他們火急火燎派來使者的原因。
瑞典人的長船造的很大,與海為伴的生存經歷和常年的海盜生涯,讓他們掌握大概在歐洲人中,稱得上出類拔萃的造船技術和數一數二的航海技巧,瑞典人的戰船舷窄肚大,而且有分層的船艙,可以用來儲存淡水和食物,也能在遇到風浪時增加配重,適於遠距離的航海,也方便大宗貿易。
他們船上滿載名貴的毛皮和晶瑩剔透的琥珀,這些都是有錢人趨之若鶩瘋搶的奢侈品,我站在碼頭上背手看著瑞典人的長船逐一靠穩卸貨,彷彿看到一船船金疙瘩自己蹦到懷裡,那種感覺實在太棒了!
負責押運貨物和承擔談判使命的,是瑞典國王奧洛夫舍特科農的兒子,自稱信教者的安農德雅各王子,我在城堡大廳裡友好的接待他們一行。
所謂的瑞典王國,不過是個和挪威一樣的鬆散部落聯合體,由伯爵們共同推舉出的國王統治,烏普薩拉和伯爾卡兩大伯爵家族長時間把持。
奧洛夫是烏普薩拉的繼承人,透過迎娶伯爾卡伯爵的女兒,將兩個最強大的部落整合在一起,其餘瑞典伯爵紛紛歸附,從而統一了他的國家。
可是這個國王的統治權力,實在不如南方的集權帝國那樣強勢,但凡遇到大事小情,必須召開古老的亭會做出決定,這是所有自由人的集會,每個人都有權自由言,最後舉手表決少數服從多數,幾個部落伯爵的聯合提議,也可以推翻表決結果,總而言之瑞典人還停留在某種古老樸素的部落民主制,遠非統一的封建國家。
安農德王子是瑞典少數幾個,接受洗禮篤信基督的人,同他的父親一起加入建立在西通納的漢堡傳道會,從此日夜不停向整個西方最有權威的真神基督祈禱,希望獲得能與烏普薩拉神廟相提並論的統治力量,進而君臨天下。
也許是他們的供奉還不夠虔誠,所以神廟的祭司們,仍舊擁有舉足輕重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傳統九年一次的奧丁獻祭大典,成為他們聚攏財富和展示力量的舞臺,所有的瑞典貴族包括他們遠在挪威的親戚,甚至丹麥和基輔羅斯的信仰者,也都不遠千里的長途跋涉而來,只為能向天父奧丁奉上自己的忠心。
除了信奉基督最早的韋斯特西特蘭和斯卡臘兩地的伯爵,改宗基督的國王家族,再沒有可以依靠的力量,這正是他們著急同奈梅亨取得聯絡,建立同盟的原因。
更多的貿易!
更多的傳教士!
以及打敗野心勃勃的丹麥人,摧毀看似堅不可破的神廟勢力。
 本章完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