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天半的考試說慢很慢,說快也快。
“……上窮碧落,下赴黃泉,道之所在,即心之所向!”
當落下最後一個字,沈前又檢查了一遍前面的答題,這才微微吐出一口氣,合上了考卷,向監考官舉手示意。
“武道理論”是最後一科,題型和思路跟語文差不多,只是考察內容都是武道的基礎知識,記憶點比較多,而這種學科對於如今的沈前來說也是最簡單的。
和之前的科目差不多,監考官驚訝的看了一眼牆上的掛鐘,然後皺著眉頭走了過來。
離考試結束的時間還有接近一個小時,和之前的監考官沒什麼差別,對方狠狠批評了沈前一頓,認為沈前不應該如此輕易的放棄高考。
再三確認沈前確實要交卷之後,監考官也只能收走了沈前的試卷,放沈前出了考場。
已經習慣了考場上其他人驚異和不以為然的目光,沈前走出教室,又自我總結了一遍。
語文沒什麼大問題,就是字醜了點,可能作文會被多扣幾分。
數學沒得說,所有題都解開了,而且沈前還會用另外一種解法重新驗證一遍,可以說是最穩的一科。
英語也相對輕鬆,最多就是作文的卷面分扣上一分兩分,但沈前是敢保證自己沒有語法錯誤的。
日語更不用說,簡單的一批,就是聽力配音的那個小姐姐聲音不太好聽,稍微影響了效率。
然後“文科綜合”,選擇題和對錯題應該都沒有失誤,就是主觀大題不太好說,但沈前都寫滿了。
“理科綜合”滿分應該沒跑。
至於“藝術鑑賞”,一樣是帶有主觀性質的大題不好說。
總而言之,沈前對自己這次文科高考的表現還算是滿意。
當天晚上,卻是發生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讓沈前再度成為了“名人”。
事情的起因來自於沈前走出一中校門時接受的採訪。
當時沈前想著自己的事情,簡單應付了那電視臺的記者幾句,本以為只是電視臺對於高考學子的例行採訪,直到晚上本地電視臺播出新聞時,沈前才意識到了不對。
“靖城市第一個走出考場的高三學生。”
這是新聞的標題。
先是本地論壇的網友對此事進行了熱切討論,什麼“道德的淪喪”“教育的扭曲”“十八年寒窗苦讀只換來了提前交卷的自暴自棄”云云,看得沈前哭笑不得。
然後沈前的手環就炸了。
先是班上的同學群開始瘋狂@沈前,然後黃韜、趙瀚海以及劉思敏等人相繼打了電話過來詢問情況。
黃韜和趙瀚海比較理性,他們其實並不在乎沈前文科考幾分,反正四大校已經隨便沈前挑了,所以更多是從安慰和關心的角度出發。
劉思敏就不一樣了。
“……不是,劉老師,我怎麼就逗你玩了,我是真的想考狀元啊……喂喂?”
一通教育之後,劉思敏沒有理會沈前的“胡言亂語”,直接把電話掛了。
然後丁一的電話緊接著打了進來。
“沈前……”
丁一的聲音有些淡,細一聽又有幾分沙啞。
“假的,我全部題都做完了,而且做得賊棒。”沈前立馬解釋。
“你跟我說實話,你還會來北都嗎?”丁一徑直問道。
好吧,還是不信……
沈前有點頭疼。
他仔細琢磨了一下,沉聲道:“好吧,我坦白了,我的確沒怎麼好好考文科,那是因為我的武科出現了巨大進步,考一所好點的武科大學不成問題……”
“……真的?”丁一沉默之後,半信半疑的說道。
“這麼說吧,我現在力量已經到了,嗯……140kg以上……沒錯,你絕對沒聽錯,我以我們兩人青梅竹馬的愛情發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