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地變遷當然不是小事,尤其是涉及數十萬人的遷移,太守府考慮到劉風是為皇帝辦事,雖然拒絕了劉風的提議,卻同意將東鄉的一部分土地畫出來,加上永寧縣周邊的土地,新建一亭,駐於港口。
雖然未曾達到目的,劉風也體會到原住民的優勢,什麼都能直接做,於是他對成為一方諸侯的心更熱切了。
派了一個3階武將擔任海安亭的亭長,將建設海安鎮以及建設港口、碼頭的事情都委託給縣丞處理,劉風專門盯著船塢的建設。
在外人看來,第一城主這是不思進取了。可誰能想到,他是在實現自己的海上強軍夢。
劉風忙碌著,絲毫不覺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又到了12月份,新的一年即將來臨。
大漢雖然討平了黃巾,但沒過多久,局勢再次混亂起來。
先是湟中義從胡叛亂,沒過多久,消弭了檀石槐去世的影響,整合完畢的鮮卑再次大規模寇邊,幽並二州接連告急。
涼州,劫持了邊章、韓遂這兩個涼州刺史重要佐官的北宮伯玉和李文侯,推舉他們為首領起兵造反。邊章和韓遂都是西涼名士,威望頗重,無論其心思如何,反正是百般推辭後被迫接受。
然後,羌族叛兵以允吾城為據點,四面出擊,將整個金城郡控制在手,大勢募兵,擴張到百萬之眾,並招募異人共同作戰。
完成了這一行動,在邊章、韓遂的帶領下,再次殺向了漢陽郡,直逼涼州刺史部駐地冀縣。
左昌大驚,一面令人嚴加防守,一面召在阿陽駐守的蓋勳回援。與蓋勳同駐阿陽的涼州從事辛曾、孔常害怕不敢出兵,被蓋勳大罵一通,方才出兵救援。
等蓋勳到了冀縣,又斥責邊章、韓遂背棄朝廷,但邊章、韓遂也有理由,說道若是左昌當初發兵救援金城,他們也不至於如此,然後給了蓋勳一個面子,撤兵離去,返回金城。
旁人不知道邊章、韓遂的心思,到底他們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也沒人能說的請,之所以給蓋勳面子撤圍,一是保全自己的名聲,二是出於休整的需要,畢竟戰鬥了幾個月,還到了冬天。
涼州羌人作亂,最高興的還是去職歸家的董卓。聽聞西涼大亂,他知道自己的復起的機會來了。
幽並二州,鮮卑寇邊已是常事,這次規模雖大,邊境人民也都常見。不同的是,有了鮮卑玩家的參與,更加混亂而已。鮮卑寇邊,掠奪之後自會回去,連陣營戰都沒有。
皇甫嵩在冀州坐鎮,也時刻關注著西部的局勢,他知道,若是西部的局勢再糜爛下去,他很快就會被調離了。
除卻這兩地,大漢其他地區的玩家異常安靜,所有人都趁機忙著發展,源源不斷的資金被彙集到遊戲中來。可惜現在劉宏沒有開放西園賣官了,否則只怕會有土豪試著買官。
——
PS:其實我是想給新建的這個亭取名海寧亭的,但是,你懂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