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在馬上,望著遠處若隱若現的城郭,顧雍心裡頗為複雜。
“吳四姓”主宰全郡的歷史,自此一去不復返了,而自己,竟是親手促成這一舉動的人之一。
其實像這種實際上的土皇帝,沒有人不願意做,如果可能的話,他也不願意改變現狀。但他卻看清了這個世道,自董卓亂政、諸侯四起之後,天下就進入了爭霸的序列。若是吳郡不能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最終就只能讓北人統治。到那個時候,他們肯定是無法維持現有的地位的,甚至會被人覬覦家族的財富,有破門滅家的可能。與其如此,還不如投降了劉風,提早選擇一方諸侯,成為從龍的功臣。
也只有集整個江東之地,才有可能抵擋住整合了北方的某一路諸侯——只是有可能。
機率雖小,但總比束手待斃、聽天由命的好。
看了看身邊的劉風,顧雍不由得有些鬱悶,前幾天的情形又浮現心頭。
“……你且下去,待本官准備一番,就和你一起出發,前去吳縣。”
是的,劉風答應了,而且很乾脆,沒有任何由於,讓準備了一肚子說辭的顧雍目瞪口呆。
這不合理啊,按說你都已經拒絕了兩次了,這次應該繼續拒絕,然後我施展三寸不爛之舌,羅列一堆理由來說服,你再勉強答應,怎麼就出現這種情況了?異人的心思,還真是難測啊!
“元嘆可是不解,為什麼本官這麼輕易就答應了?”就在這時,劉風笑問道。
顧雍沒有說話,點點頭,看著劉風。
“或許你想到了,本官再此逗留,甚至嚴令太史慈不準進城,就是因為沒有合理的藉口,不想給人口實。”劉風解釋道,“原本你們幾家派人來,我是很高興的,但卻沒想到,你們竟……第一次還罷了,第二次也是如此,這是看不起本官嗎?因此本官生氣,暗自決定,若非吳郡各大家族的族長一同前來邀請,本官是絕不會進入吳縣的。”
“但是你不同,我之前就聽說,請本官入吳縣就是元嘆的主意,想來之前派那些人來也不是元嘆的本意。但既然你親自來了,本官當然就答應你的請求。這不只是看在蔡中郎的面子,也不知是因為你看出了本官的意圖,而是因為,本官知道你的能力,元嘆,好好發揮你的能力吧,將來本官還有依仗你的地方!”
……
原因很簡單,就是看中了自己的才學,將來想要重用,所以很給面子,自己一開口,他就直接同意了,免去了一番口舌。但顧雍不明白的是,蔡師離開的時候,自己年紀尚小,肯定不會了解現在的自己。那劉風又是如何得知自己的自己有才學的呢?
莫非自己真的很有名了?顧雍搖搖頭,他當然不會認為自己已經名揚天下了。異人,異人……還真是奇異之人啊,好像很多人,都對自己很瞭解。
“算了,想那麼多幹嘛,還是專心眼前的事吧!”顧雍回過神,不再多想,“訊息早已傳回去,今日午時入城,想必他們現在都已經準備好了。”
不錯,現在的顧雍,是陪著劉風一起,前去吳縣接收這個吳郡中心。
……
吳縣的北門外,旌旗漫天,密密麻麻的排列著許多人。
雖然尚未入暑,但時至正午,天氣也已經很熱了,長時間的站立,有些人的額頭上已經冒出了汗珠,也只是悄悄擦一下,絲毫不敢有怨言,整個城外靜悄悄一片。
盛憲就是其中的一員,當然,他和普通人是不一樣的,而是陪著幾大家族的人,端坐於城樓之上。
“說好了午時抵達,諸位非要來這麼早,乾等著有什麼意思?”盛憲對身邊的幾人說道。
現在的盛憲,可以說是吳縣大族眼中的香餑餑,因為都知道他和劉風的關係匪淺,就算他說再沒營養的話,他們也得陪著。
“禮多人不怪,這樣才能表達我等的誠意,勞太守大人受累了。”張允年紀小,立即賠笑道。
“致遠行動舉止有禮,但性格謙和,從不在意這些小節。”盛憲說道,“只要諸位誠心歸附,之前的事,他的不會計較的。”
“劉將軍胸襟開闊,在下早有耳聞,雖然之前有些小小的不愉快,但這次我們是誠心歸附,之前剿滅許貢他們就是明證,而且顧家主還因此重傷,至今昏迷不醒,這足以表明我們的意思了,希望太守大人多多美言。”向來看不上盛憲的朱家主也陪著笑臉道。
“是啊,我陸家如今雖然不問世事,但也不希望吳縣再有大的波折了。”陸家的主事者也說道。是的,除了顧家主因昏迷沒能前來,包括陸家在內的三大家族及其他家族的代表人物已經都在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