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李自從漫威公司被火獅收購後,就正式迴歸了漫威,並且也帶動了一批心繫漫威的漫畫家和管理者,陸續回到了漫威的旗下。雖然還遠遠稱不上恢復生機,但漫威公司的確顯露出了復甦的跡象。
“哦,希德,好久不見。”希德剛走進會議室,斯坦·李就熱情地站起來,伸出手打招呼道。
“哦,你好,李老爺子。”希德也笑著與斯坦·李寒暄過後,就奇怪地看向站在斯坦·李身邊的,一位棕色長髮、溫文爾雅的中年淑女。
“這位美麗的女士是?”希德好奇地問道。
“你好,萊昂先生。我是勞倫·唐納,是一名製片人。”漂亮的中年淑女,不,是勞倫·唐納女士笑眯眯的自我介紹道。
“你好,唐納女士,叫我希德就好了。”希德微微點了點頭。
“那也請你叫我勞倫吧。”勞倫·唐納與希德握手寒暄道。
“今天我專程過來是有事要和希德你商議的。”雙方一坐定,勞倫·唐納就開口道。
“哦,那我有幸知道是什麼事嗎?”希德歪了歪腦袋問道。
“是這樣的,我是二十世紀福克斯正在籌備中的,《X戰警》的執行製片人。”勞倫·唐納的話,立刻讓希德身邊的凱文·費奇的眼神一變。
希德則面色不改的問道,“是嗎?那福克斯影片的製片人,為什麼會到我們火獅來呢?”
斯坦·李咳了一聲,解釋道:“咳,是這樣的,希德……”
漫威公司一直以來,在電影上的版權和製作,實在是混亂之極。在希德從羅納德·佩雷爾曼手裡收購下漫威後,就抽走了其玩具和卡牌等實體周邊的生產部門,併入了火獅集團。
此後,漫威內部就只剩下了動漫部門(漫畫&動畫),以及成立於93年的漫威影業這麼兩塊。但目前而言,根本就不具備製片能力的漫威影業,實際上就是個空架子。
雖然希德截胡的及時,但漫威旗下還是有不少超級英雄的電影版權已經被賣了出去,而物件還大多是七大級別的大製片廠。而混亂之處就在這裡,這些大製片廠,比如今天的福克斯。
他們要製作一部漫威的漫改電影時,組建劇組、尋找導演、招募編劇、挑選演員等工作,當然是由他們自己搞定,就和常規的專案一樣。
但是因為當初出售角色版權時的合約規定,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把握漫改電影的風格。
這些電影公司籌備專案時,還會向漫威發出邀約,讓漫威派出自己的製片人,參與、幫助這些影片的製作。而很可笑的就是,漫威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既要出人參與劇本、拍攝方面的創意和工作,但又沒有絲毫的決策權。
畢竟,這些可都是七大自己的投資,自己的團隊,最終的決定權當然不可能輪到外人。而最終的收益,漫威也只能拿到少得可憐的安慰金而已。
希德算過一筆賬,“歷史上”索尼憑藉《蜘蛛俠》系列,獲得了30億美元的周邊產業收入,而漫威也派人全程參與了《蜘蛛俠》系列電影的打造,但最終分到的收益只有6000萬美元上下,也就是2%左右。
這麼可憐又可悲的角色,真是看得希德既尷尬又無語。
所以希德在對待外部公司投拍漫威電影上,始終表現得冷淡不已。
聽完斯坦·李的講述,希德看向勞倫·唐納:“那麼福克斯現在是想要漫威做什麼?”
勞倫·唐納解釋道:“是這樣的,我們福克斯並沒有拍攝漫改電影的經驗,更何況是像《X戰警》這麼大規模的漫改電影。所以我們覺得,還是需要漫威方面的專業人士來幫忙,才能平衡好原版的漫畫內容和電影改編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