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條件是什麼?”格里·洛佩茲(AMC董事長)反客為主的問道。
“我?”希德笑了笑,“我更感興趣的,是長久的合作。”希德的話語中,當然包含的是搭建長期合作協議的意圖。
“任何長期的信任,都要經過一步步踏踏實實的過程,才有可能實現。”但格里·洛佩茲卻毫不所動的說道。
“當然,但是我覺得你需要知道的是,《歌舞青春》只是1而已。”這次希德的話終於讓格里·洛佩茲的沉穩神色出現了裂痕。
如果真的是系列商業片的話,那麼情況又會不同。
眾所周知,系列商業片不僅對製片公司而言是票房保證,對院線而言也是更加優質的資源。畢竟院線不管是在銀幕數量,還是放映時間上都具有資源的稀缺性,所以選擇更有商業潛力的影片,肯定是必然的。
而系列商業片一旦能成功,就能形成持續的乘積效果,對於院線和製片方更是雙贏的結局。
“如果《歌舞青春1》能夠獲得成功的話,那我覺得長期的合作,就能有堅實的基礎。”格里·洛佩茲思索片刻後,謹慎的答道。
“OK,那麼就讓我們先來談談《歌舞青春1》吧。”既然已經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承諾,那麼希德也不急於現在就要AMC和自己達成長期協議。畢竟沒有實際業績的支撐,任何協議都難以長久實現。
“3個月獨佔,300家首映。”格里·洛佩茲簡短有力的再次提出自己的條件。
“1周獨佔,1500家首映。”希德微微一笑,直接反手打出一個看似根本不合理的討價還價來。
格里·洛佩茲眉頭一挑,他沒想到對手如此年輕,卻相當辣手,完全不顧及他身為北美最大院線老闆的身份,居然回手就打出這麼一個“荒唐”的數字。
格里·洛佩茲擰著眉頭遲疑了片刻,他不敢肯定希德現在的叫價是有恃無恐,還是年輕氣盛。但不論如何,他也不想就這麼放棄這次機會。剛剛他和希德離開放映廳時,他就看到不少留下來的同行,已經在向留在場內的火獅發行部經理肖恩伸出橄欖枝了。
畢竟作為新晉的奧斯卡最佳編劇,如果說去年的馬特·達蒙贏得的是,開啟好萊塢明星演員的大門鑰匙。那麼希德贏取的,就是對他的導演號召力的一次巨大提升。就像當年的昆汀·塔倫蒂諾和他的《低俗小說》一樣。
想到這兒,格里·洛佩茲不再猶豫:“希德,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以誠相待,這樣才能有長久融洽的合作。”
“不錯,我也這麼覺得。”希德微笑著點點頭,“所以,讓我們說點實際的。《歌舞青春》畢竟是一部暑期檔影片,如果獨佔時間太長,對進一步擴大上映範圍也會不利。而且現在暑期檔電影的前期票房聚集效應,已經越來越明顯了,所以我覺得AMC也並不需要那麼長的獨佔期吧。”
“那麼你的提議是多少?”格里·洛佩茲聽著希德的分析,頗為興致盎然的問道。
“3周獨佔,600塊銀幕首映,7月的第一週週末上映。”希德的話讓格里·洛佩茲眼神閃爍個不停,希德的每一個數字都看似沒有章法,但是組合起來,卻讓他有一種剛好被踩在心理底線的感覺。
在心裡盤算了片刻後,格里·洛佩茲開啟眉頭,正中的點頭道:“可以,成交。”
————————————————————
在矽谷,如果說有哪個人看起來最像主角的話,那一定是喬布斯!
在70年代踩著個人電腦技術的第一波浪潮,憑藉著蘋果電腦,一舉創下個人電腦的嶄新市場。並在蘋果公司草創之期,就敢明目張膽的,向當時的巨無霸IBM屢屢發出挑戰。
但又在80年代蘋果公司最鼎盛的時期,被自己創造的公司開除。上演了一場得意忘形,從雲端到地獄的“史詩級失敗”。在80年代的矽谷,喬布斯這個名字,就跟得意忘形的失敗者掛在一起,成了Loser的代名詞。
在意圖從蘋果挖人失敗後,喬布斯從喬治·盧卡斯手裡買下動畫工作室皮克斯,本來毫不起眼的一家動畫工作室,卻成為了顛覆動畫行業,乃至整個好萊塢的起點。
憑藉著皮克斯的上市,身家重新迴歸億萬富翁行列的喬布斯,在2年前(97年),又上演了一出“王者回歸”的戲碼。不僅重回蘋果公司,還一舉擠掉了當時的CEO吉爾·阿里梅奧,雀佔鳩巢的重掌了蘋果大權。
可以說喬布斯的一生,簡直堪稱史詩傳奇。
當然,希德也知道,在這一系列光環之下,喬布斯充滿矛盾的性格,也讓他譭譽參半。比如他一直拒不承認私生女麗薩的身份,又比如他在80年代分裂蘋果團隊的做法,都種下了讓他自食惡果的種子。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一個如烈火颶風般的人物,必定不會流於膚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