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Mac電腦而言,正確的配對軟體當然是OS作業系統。所以我們才要結束作業系統的外租。”希德解釋道,喬布斯微微點頭同意。
“但是對iPod這種隨身聽而言,真正需要繫結的軟體是iTune,而不是作業系統,更不是Mac機。”希德說道。
喬布斯的眼中閃爍了幾下,但沒有說話。
看到喬布斯的反應,希德再吸了口氣,“或者說,我們回到原點。”他舉起一根手指,看向喬布斯:“我們到底是為什麼要做iPod?”
“是為了改變人們的生活,創造未來的價值。還是為了拉動Mac電腦的銷售額?”
希德擲地有聲的聲音,讓喬布斯的臉色不停地變幻顏色,他神色凝重之極,久久沒有說話。拉里·埃裡森已經很久沒有看到喬布斯陷入如此糾結的境地,他好奇地打量著希德,看來這個年紀輕輕的好萊塢神童,似乎還被世人小看了才能啊。
而希德也陷入了自己的思維,靜靜地等待著喬布斯的決定。
雖然在後來的各種新聞和紀錄片中,iPod似乎一經發售就席捲全球,不管是消費者還是唱片業,人人大喊蘋果教好、喬幫主高,各個伏倒在地,拜服王者。
但實際情況,遠沒有這麼輕鬆愉悅。在iPod於2001年發售之時,它只是市面上諸多MP3播放器中的一種,還不是最好的那種。音質一般,價格昂貴,使用時間還短,以及更重要的,完全不支援Windows系統!
要知道2001年是什麼時日?那是微軟帝國聲隆正旺之時,前有定鼎天下的Win98,後有王者之姿的WinXP。想想看,當所有人都使用WinXP的時候,有誰知道蘋果電腦是神馬玩意?
雖然在蘋果內部,很多人都說iPod繫結Mac電腦是為了拉動Mac機的銷售。但實際情況是,iPod不僅沒有拉動Mac電腦的銷量,反而被其狹窄的受眾所拖累,前幾年的銷量完全沒有達到預期。
與其說是一款面向市場的產品,不如說是針對發燒友的玩物。
直到2005年,喬布斯在蘋果所有高層的勸說下,才答應了iPod相容Windows系統。至此,MP3隨身聽才徹底實現了對傳統隨身聽的逆襲,並在當年就獲得了2200多萬臺的銷量。而這個數字,比iPod之前在蘋果封閉平臺下的所有銷量,還高了兩倍以上。
也就是說,自從2001年發售之後,4年間,iPod的銷量還不足1000萬臺。
但到了2005年,iPod開放平臺時,其實已然錯過了MP3隨身聽的黃金時期,因為僅僅兩年之後的2007年,iPhone就正式登上了世界的舞臺。
隨著越來越多的手機裝置,支援音樂播放功能,MP3隨身聽也迅速被淘汰。iPod這款本應該成為一代標誌的MP3隨身聽,最終淪為了一個可憐的過渡品。
“好吧,這件事我會好好考慮,之後再給你答覆。”喬布斯突然開口道,這樣的回答對他而言,已經是很大的讓步了。
但是希德並不滿足,他知道喬布斯是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物。
“別敷衍我,史蒂夫(喬布斯)。這個選擇不是為了我們(的利益),而是為了(我們的)目標。”希德咄咄逼人的直視著喬布斯,藍黑雙色的妖瞳燃燒著炙熱的光芒。
“我當然知道!”喬布斯擰著眉頭,眼神凝重的答道。
拉里·埃裡森不可思議的看著這一幕,他從沒見過有人能把喬布斯逼到這種境地,特別是在喬布斯迴歸蘋果之後。
“好吧。”希德收回視線點頭同意道。
喬布斯看到這幕,心中頗為不爽,這時他計上心頭,臉色微微一笑:“希德你既然身為蘋果的最大股東,只坐享其成不太好吧。”
“什麼意思?”希德直覺地感到喬布斯的話裡有話,下意識警惕的看向他。
“你可是奧斯卡級的導演,難道不該為自己的公司出點力,拍攝一下廣告嗎?”喬布斯微笑著說道。
“你要我來製作蘋果的廣告?”希德愣住了,他沒想到喬布斯會提出這個要求。眾所周知,喬布斯向來對蘋果的宣傳和營銷可謂是嚴格之極,也是控制之極。
本身就是營銷大師的喬布斯,向來極少會把廣告宣傳這等大事假他人之手,所以希德完全沒想過喬布斯會要自己來製作蘋果的廣告。
“怎麼,你不願意?還是覺得壓力太大了?要是你覺得Hold不住,我也可以理解。”喬布斯聳聳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