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標準環形結構的《低俗小說》,三段式結構的《羅拉快跑》,以及多線同時進展的《兩杆大煙槍》,這部黑白片的故事結構,從頭到尾都有些跳脫。
然後接下來,跟蹤癖主角向竊賊同夥坦白了一切,並且坦言和金髮女人上了Chuang,這時暴怒的竊賊狠狠揍了主角,然後揚長而去。這才是他鼻青臉腫的原因!
竊賊和金髮女人在她的家裡,他們一面指著對方沒必要“揍人or上Chuang”。接下來,竊賊終於透露了全盤計劃,找到與竊賊身形長相相似的人。至於原因,居然是因為竊賊在一次行竊時,闖入了一個殺人現場發現了一具女屍。
為了轉移警方視線並脫罪,所以才找了這麼一個替罪羊。
電影進展到最後,回到家中卸下所有黑幫錢財的跟蹤癖主角,在跟金髮女人打過電話後,開啟從保險箱裡找到的照片。卻發現根本不是什麼“不能說的照片”,而只是普通的藝術照而已。
氣憤的主角到金髮女人家質問,她就這麼全盤吐露了竊賊的陰謀,從闖入兇犯現場,到被警方懷疑問話,再到給自己找個替罪羊。而跟蹤癖主角最後想出的解決方案,居然是主動投案!
到了警局,原來一開始他的獨白,就是在向警方訴說自己的故事。
但警方卻表示,首先,根本沒有什麼老婦人被殺案!
啥!!!
放映廳裡的觀眾第一次震驚了!這是什麼回事??
畫面轉到竊賊和金髮女人,他們談論起事後的收尾,但是竊賊卻突然帶上膠質手套,擦掉自己在杯子上的指紋。
警方用懷疑的眼神看著跟蹤癖主角:“你其實還有真正的事情沒有說吧?”
跟蹤癖主角一臉懵比的表情,觀眾則隱約猜到了什麼,而緊張萬分。
竊賊一邊和金髮女人聊天,一邊拿起榔頭向她走去。
“你們家的老頭子(黑幫頭子)已經厭倦了你無止境的敲詐,而且聽說你還曾經目睹了某件事情,在這間房子裡發生。”竊賊一把抓住金髮女人,兩人糾纏之間,金髮女人尖叫著倒了下去。
“我們今天早上發現了她。”警察眼神陰沉的說道。
“什麼叫你們找到了她?”跟蹤癖主角問道。
“她的屍體。我們還找到了一把錘子,上面佔了兩種血跡。一種是酒吧的守夜人,多虧了你他才進了醫院。至於那個女人,她所有的手指都被砸扁了。”
“你一定是對她施加了酷刑,才拿到(酒吧保險箱)密碼。”警察的話讓跟蹤癖主角冷汗淋漓。
“我們還在你家裡,找到了這幾件女士內衣,這是她的嗎?跟她內衣一起的,還有死者的證件照片。我們還找到了這個珍珠耳環,跟死者身上帶的一模一樣。”警察拿出的物證一件件,引得觀眾們震驚不已。
“這一定是柯布(竊賊)趁我離開的時候,偷偷放在我家的,這是栽贓!快點去抓他,我已經把他的地址給你們了!”
“我們查了你給我們的地址,那兒沒有柯布(竊賊)這個人。那個地方屬於一個叫……,D·勞埃爾的人。他剛外出觀光回來,他報警說家裡被賊光顧了。倒沒丟什麼東西,但是他說,外出前申請過一張信用卡,可至今沒有收到那張卡。”
“那就是柯布(竊賊),我們在餐廳吃飯用來支付過賬單。”
“我們在你的家找到了這個。”警察拿出跟蹤癖主角簽過名的信用卡。
最後警察問道:“這是你的榔頭嗎?”
“是……”
然後畫面切換為竊賊的走上大街,消失在人群中。畫面轉黑,演員表浮了上來。
“呼~~~,《追隨》的這個結局好厲害啊。”林賽拍著小胸脯說道。
希德笑著點了點頭,《追隨》的前中段的水平,其實只能算中等,但這個完全的反轉式結尾,的確展露了導演的出色潛力。
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導演本人,能夠後來居上,反超現在風頭更勝他的幾個玩轉結構的導演。比起這部《追隨》,不管是昆汀·塔倫蒂諾的《低俗小說》,還是蓋·裡奇的《兩杆大煙槍》,以及德國導演的《羅拉快跑》。
這幾部電影在影史上的地位,無疑要遠超《追隨》,但是這幾個導演,在結局上的爆發力卻不如《追隨》。這也導致這幾個導演,都不約而同的後繼乏力。而這個默默無名的英國導演,卻後來居上,完成了反殺。
“好了,我們也該去見見導演了。”希德拍拍手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