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號,萬眾期待的《星球大戰前傳2 克隆人的進攻》終於在這個週四半夜,週五凌晨堂堂上映。
雖然作為數字攝影機拍攝的第一部大型電影的頭銜落到了去年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頭上,但是作為同期開拍的A級大片,《星戰前傳2》當然引發了萬人空巷的圍觀。
16號半夜的午夜場電影票,首次使用了網上訂票,也因此在三分鐘之內預售票就被搶購一空。
16號當天的預售票票房成績就達到了3000萬美元,而週五更是一舉突破2400萬美元,週六3100萬,週日再達2400萬,首周的最終票房定格在1.1億美元的恐怖成績上!
而這一次雖然還沒有做到全球同步上映,但是在16號當天,包括北美、英國、泰國在內的,從北美到歐洲,再到東南亞諸國和地區的多個國家地區都一起上映了本片。
影片的前三週都保持在北美票房的榜首位置,而且短短三週時間,《星戰前傳2》就成功突破2億大關。
至於票房和觀眾方面,影片仍然以首周破億,三週破兩億的速度,成為目前暑期檔的絕對第一。
但是與電影大範圍公映同時傳播開的,還有本片譭譽參半的口碑。
就像所有三部曲,總有一部不被愛的遭遇一樣,《星戰前傳》系列顯然就是現在的第二部是這樣。
一部分人,或者說不太多的人說。
(這是)一場兩小時令人振奮而又嚴肅的娛樂——《時代》雜誌
一座不論看起來或是聽起來都不能再好的技術里程碑——《紐約郵報》
雖然《時代》週刊和《紐約郵報》給了一些好評,但是更多的媒體和影片人還是認為喬治·盧卡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紐約時報》毫不留情的指出——這是一部兩小時12分鐘的動作英雄廣告片、一部標誌著最新數碼電影製作技術的範本,一個讓才華出眾的演員們,念他們一生中最糟糕臺詞,但為此領取高薪的機會。這基本上不是一部電影如果你對電影的定義是“人物生動、情節富有戲劇性、用視覺形象講述故事”的話。
《芝加哥太陽報》也說——該片只是一次技術的嘗試,而缺乏樂趣和活力,《克隆人的進攻》這個片名簡直就是整部影片死板的寫照。
另外《新聞週刊》更是直指導演喬治·盧卡斯——盧卡斯的作品已盡顯老態,跟節奏流暢、感情飽滿的《指環王》比起來,它既冗長,敘事手法也顯得僵硬。
甚至連同樣用數字攝影機拍攝出來的《哈利波特》都被重新提起,《洛杉磯時報》說——同樣是用數字攝影機拍攝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飽含充滿魅力的奇思妙想,但《克隆人的進攻》卻只剩下了華麗的空殼和過時的主題。
叫座不叫好的形勢並沒有維持太久,在上一作中輕鬆突破4億美元的北美大本營,卻在突破2億美元后,變得舉步維艱起來。
每週的票房曲線跌幅都達到了30%上下,至於海外市場,這一次的熱情也要遠低於前作,這讓前作雙雙突破4億美元的票房,在本作都只能勉強達到3億票房。
很明顯,糟糕的口碑很快拖累了電影的票房成績,也使其成為歷史上票房最低、評價最低的一部星戰影片!
甚至有部分激進的影評人大呼:“盧卡斯已經老態盡顯、江郎才盡了!”,“是時候考慮一位新的星戰領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