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畢竟不是我們的主場,”馬克斯(馬丁)解釋道,“就算西蒙他們知道了,我也不覺得他們會做什麼。畢竟這可是一檔歌唱比賽的節目啊。”
“那難道就這麼算了?”法瑞爾·威廉姆斯有些不甘心。
“那倒不至於。”馬克斯(馬丁)接著說道:“如果這個凱莉·克拉克森真是個可造之材,那麼就算她輸了比賽,我們也可以事後在簽下她。”
“哦,還有這手啊。”法瑞爾·威廉姆斯笑著說道。
“另外,我也想看看你的這個凱莉·克拉克森,和我調教的賈斯汀·格瑞尼,到底誰會贏到最後呢?我可是很期待的啊。”馬克斯(馬丁)笑著說出這話的表情,活像是惡趣味的惡人。
“我怎麼感覺你的惡趣味越來越嚴重了。”法瑞爾·威廉姆斯扶著額頭無語的說到。
就在馬克斯(馬丁)和法瑞爾·威廉姆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的時候,《美國偶像》的好萊塢周比賽的直播也陸續播出。
在經過了節目初期,海選時“妖魔鬼怪”橫行的趣味和俗氣之後,地獄般的好萊塢周,將複賽選手們從裡到外煉了個徹徹底底。
很多選手之前連發音的技巧和基本的舞臺常識都沒有,比如被馬克斯(馬丁)他們視為種子選手的凱莉·克拉克森就永遠都不知道該看哪臺攝影機?
“亮紅燈的那臺,凱莉(克拉克森)!看亮紅燈的那臺!”一名節目製作人在彩排時又一次喊了暫停。
“對不起,對不起。”凱莉(克拉克森)不由得連連道歉,她在幾周之前還是個酒吧的女招待,哪裡會懂什麼舞臺輪換攝影機的調整法。
當然,也有人在這方面學習接收的速度,格外的快就是了。
“非常好,賈斯汀(格瑞尼)!”隨著另一邊的讚賞聲,一個年輕帥氣的捲髮男子在舞臺上精彩的結束了表演,不管是歌唱的實力,還是舞臺上對攝影機等細節的把握,都非常出色。
這就是連西蒙·考威爾都當面讚揚過的賈斯汀(格瑞尼),雖然與歷史上的兩代賈斯汀並無相似之處,但是這個賈斯汀(格瑞尼)的確在臺風和表演上,有其獨樹一幟的風格。
拋開這些細節的部分,隨著《美國偶像》在北美知名度的提升,“好萊塢周”中節目對參賽者的再造,逐漸的被人們稱為“好萊塢娛樂學校”。
所有從《美國偶像》走出來的歌手、演員、藝人,都無一例外的接受了這場試煉,也因此,《美國偶像》的影響力也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電視節目,而對整個北美的娛樂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這樣的基礎上,7月的《美國偶像》不僅突破2000萬人,在最高時間段甚至達到了2300萬人的驚人收視率。
如果說《美國偶像》的低開高走,讓人驚訝。那麼同時期播放的,有火獅電視臺親自制作的《與星共舞》的成功,就可算得上是順理成章了。
雖然只有短短八集,兩個月的放映時間,但《與星共舞》以其高雅、愉悅、刺激、緊張的節目內容,從一開始就吸引了眾多中產階級家庭觀看。
不管是大牌明星“私下裡”的逸聞趣事,還是專業舞蹈的美觀流暢,又或者是職業評委們毫不留情的評論,不管是讓那些平日裡的大牌明星下不來臺的毒舌評語,還是讓人歡欣雀躍的褒獎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