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式的拍攝在緊鑼密鼓的準備下有效推進,希德發現雖然這是個上百人的大團隊,但在好萊塢成熟的分工制度之下,技術人員分工合作,導演和製片人統籌全域性,管理起來倒是顯得忙而不亂。
而希德作為助理導演,專門負責聯絡劇組的各個環節,並收集各個環節的資訊傳遞給導演和製片人。就像好萊塢五大經紀公司的收發室一樣,這份工作看似簡單低廉,但是在有眼光的人眼裡,卻是晉升成長的最佳途徑。
“嘿哈、嘿哈!”林賽一臉認真地在攝影機前激烈的擊劍,但另一名女孩也不甘示弱的回繳劍勢,林賽甩出一個劍花之後,兩人再度鬥在一起。
這是影片的第一個重要場景,“兩個女主人公”安妮和荷莉透過一場針鋒相對的擊劍賽,不打不相識的過程。所以喜劇性和動作性是最重要的。
激烈的擊劍戲對活潑好動的林賽不算難事,而帶著面具更是可以一口氣直接拍下來,也讓拍攝難度稍稍降低。直到“兩個”女主角接連滾進水槽而結束戰鬥之後,安妮和荷莉的首次見面則讓希德初次見識了好萊塢的電影技術。
先讓林賽扮演綠衣服的荷莉,而安妮就由另一個髮色體型與林賽相仿的女孩兒扮演,然後再反過來拍攝一遍,事後在後期把人物摳出來合成在一起就OK了。
雖然理論上很簡單,但是這裡不借助綠屏就可以直接使用的技術,還是讓希德很是好奇。但更讓希德驚喜的還是林賽的表現,只是聽南希·邁耶斯導演解釋了一番,她就精準的表演出了荷莉和安妮初次見面時,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
出身美國的荷莉,立刻小小的驚呼起來,眼睛瞪得大大的,同時不由自主的抽出一口涼氣——自由跳脫的美國女孩的形象躍然紙上。而出身英國的安妮則只是眼睛微微瞪大的同時,不停地上下打量荷莉——溫婉大方的英倫淑女作風,由內而外得散發出來。
兩種表演截然不同,卻不約而同的既擁有層次感,又保有豐富的細節,這小妮子的天賦當真不可限量。但更重要的是,林賽的表演中帶著一股吸收鏡頭的閃耀感,她站在鏡頭前就會不由自主的吸引所有人的注意,這就是偶像氣質。
難怪迪斯尼後來如獲至寶的讓她主演了一系列當家電影,風頭力壓同時期的安妮·海瑟薇和希拉里·達夫。
長得漂亮又有明星氣質的新人,好萊塢每段時間都會冒出不少,其中不少人還能獲得主演當紅影片的機會,成為當紅炸子雞。
比如《歌舞青春》的凡妮莎·哈金斯,《神奇四俠》的傑西卡·阿爾芭,以及《暮光之城》的克里斯汀·斯圖爾特。但是演技淺薄的她們,因為缺乏堅實的基礎,顯然不可能長久生存在競爭激烈的好萊塢。
而另一些演技出眾,卻就是沒有明星氣質的女星,就只能長久掙扎在二三線,或者是準一線的尷尬位置,難以獲得太大的突破。這樣的女星,大多都有幾部耳熟能詳的代表作,但是離著一線巨星的位置,就是隔著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
比如《戀戀筆記本》的瑞秋·麥克亞當斯和《魔法奇緣》的艾米·亞當斯。
而林賽則罕見的集兩種特質於一體,既有演技天賦,又有偶像氣質,看來她後來能成為話題女王,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嘛。
白天的擊劍戲拍完之後,晚上的時間也沒有浪費,而是用來拍攝不打不相識的安妮和荷莉用賭牌進行的第二次交鋒。
擊劍上輸了一籌的荷莉,這次反擊得逞,逼得淑女大方的安妮要來次落體跳湖。當然,真正跳湖的還得是林賽她自己。而這也讓兩姐妹的矛盾升級,衝突和笑料層出不窮。
此間過程自不必累述,拍攝結束之後,希德替攝影師把攝影機收進拖車鎖好之後,也打著哈欠準備回去睡覺。雖然他的精神堅韌,但現在他的年紀畢竟也才16歲,正是長身體的年紀。
就在他經過湖區時,突然,一陣“啾啾、嚶嚶”的泣鳴聲不知從什麼地方傳了出來。“恩!!”希德立刻打了個激靈。
什麼鬼!?
“誰在哪兒?”希德朗聲問道。
聲音立刻斷了,希德撓撓頭,難道聽錯了?
他轉身準備離開,泣鳴聲再度響起來。希德皺著眉頭,循著聲音找到湖邊船塢的小木船處,泣鳴聲越來越大,顯然就是從下面傳來的。
希德蹲下去,“嘿,哪兒來的壞孩子,窩這兒不回去睡覺呢?”
一個小小的身影猛地一抖,抬起頭。
是一張凍的瑟瑟發抖、淚流滿面的小臉。
“林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