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你的熱情。”這時一個聲音從旁邊的1號會客室裡傳了出來,希德順著聲音望過去,原來是一箇中年的編輯和一名年輕的投稿者在討論小說。
“但你還是要更關注讀者才行啊。”編輯語重心長的說道。
“是。”二十多歲的投稿者老老實實的應道。
“所以這份稿件就當我沒看到過。”編輯道。
“誒?”投稿者沒想到自己嘔心瀝血的小說,就這麼輕易的被人否決了。
“那麼請你再好好想想,再重新寫一份。”編輯總結性的說道,“我期待下次能是一部有趣的小說。”
“非常感謝。”投稿者像是被抽走了力氣一樣,有氣無力的回答道。
(哦,也是來投稿的嗎?)希德饒有興趣的多看了幾眼。
————————————————————
杜蘭特是蘭登書屋的新人編輯,剛剛過了二十六歲生日的他,在運作了幾部小火的小說之後,終於擺脫了助理編輯的名頭,躋身為擁有獨立辦公室和助理的正式編輯。
這天早上,杜蘭特照例來到位於世紀城的出版社上班,剛出電梯口就碰到郵遞員寄過來幾個包裹,前臺接待員正在簽收,杜蘭特知道又是來了投稿。
像蘭登書屋這麼赫赫有名的出版社,每天能收到的書稿,就像好萊塢大電影公司能收到的電影劇本一樣,多如繁星。
但是這樣的盲投書稿,首先要經過選稿部的人篩選,並打出評級之後,才會納入到杜蘭特他們這樣的正式編輯手中。再經過他們的二次篩選後,剩下的屈指可數的精品書籍才會在高階編輯會議上討論。
走進自己的辦公室,杜蘭特剛喝了口咖啡,他的助理就接進來一通電話:“Boss,樓下有一個預約的新人作家想要面談。”
和一般人想的不同,雖然蘭登書屋是北美最大的出版公司,但他們一直對新人作家,尤其是小說類新人作家的挖掘是不遺餘力的。
而作為正式編輯的杜蘭特,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和形形色色的新人作家面談。從中挖掘出有潛力的新人,再將他們培養成暢銷書作家。
這樣的暢銷書作家不僅能根據蘭登書屋對市場的準確分析,創作出更受歡迎的暢銷小說,而且還會對出版社具有更高的忠誠度,在長遠利益上更符合蘭登書屋的發展需求。
“好的,在哪個會客室?”杜蘭特問道。
“一樓的3號會客室。”助理道。
“OK。”
————————————————————
杜蘭特走進會客室的時候,起初沒注意,但當他看清楚端坐著的那人的模樣時,他立刻心情為之一振。
倒不是裡面坐了什麼大牌作家,而是裡面等候的那個新人作家,年輕的超乎的想象。
一個白膚黑髮的少年端坐在會客室裡。
他一頭黑色的微卷短髮,透著幾分混血兒特有的陽光氣質,看年齡應該還在讀高中才對,按理說他不應該出現在蘭登書屋的會客室裡,而應該和同齡人在籃球場上揮灑青春的汗水,或者和同齡女孩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而當他的眼睛掃過來時,杜蘭特不禁為之呼吸一滯。這雙眸子,居然是異色的金銀妖瞳!
就杜蘭特所知,世界上出現金銀妖瞳機率只有萬分之一,英國的傳奇搖滾樂宗師大衛·鮑威就是有名的金銀妖瞳。
這個年輕人左黑右藍的金銀妖瞳如同油畫裡的精靈,靈動聰慧的靈氣撲面而來。但等你再看過去,又發現這雙眸子變得深邃無比、廣袤無垠。
黑色的眼眸,黑的純淨,如同黑瑪瑙一般,帶著一種複雜的魅力,彷彿黑洞般讓面對他的人不由自主的淪陷其中。
藍色的眼瞳,又藍的燦爛,隔著老遠就能清晰的看到那如同海洋一般明亮燦爛的海風,燻得人不覺自醉。
他的渾身上下就彷彿經歷了多般磨礪,穿越了時間的沉澱,陽光、深邃、靈氣、智慧,多種氣質被奇妙地糅合在一起,形成了獨有的迷人氣場,強大但又讓人不覺淪陷。
“是,希德嗎?”杜蘭特雖然驚訝於對方的年輕帥氣,但還是很快恢復專業姿態,畢竟這裡是蘭登書屋,不是好萊塢的選秀場。評判一個人還是要看他的創作才能,而不是父母給予的皮囊。
“是的。”希德站起來看向杜蘭特,他是一個高大的平頭青年。在等待的期間,希德似乎回到了剛入職場的青蔥歲月,久違了的等待被人評判的感覺,反而讓他升出幾絲興奮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