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房地產歷史,趙子彤瞭解,但是香港的菜籃子歷史,趙子彤還真的是一頭霧水。
錢兆明辦公室的會客區有一個茶几和幾張椅子。
茶几上放著三個茶杯,錢兆明聽了也沒馬上回答,而是拿起開水燙了一下他面前的三個小茶杯。
“滋啦……”
滾燙的開水,澆到紫砂壺和三個小茶杯上,冒出一陣陣熱氣。
在潮汕地區,一般一個茶壺配三個茶杯。
潮汕人有一句俗語,叫做“茶三酒四踢桃二”。
這句話的意思是喝茶三個人為宜,喝酒四個人最佳,出去玩的話兩個人最合適。
不得不說,老祖宗的話是有一定的生活智慧:仔細體會,確實如此。
外出遊玩,人多的話不好協調,還經常要等人,浪費時間,所以兩個人最佳。
喝酒吹牛的話,人多一點有氣氛,但是太多又插不上話,所以四個人剛剛好,也可以湊成一張麻將了。
而品茶談事情,適合聊一些深刻的話題,所以三個人最為合適。
和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師”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在潮汕功夫茶文化裡,三個茶杯才是標準。
另外,喝茶的時候三個茶杯放成一個等邊三角形,形成一個“品”字,代表茶應該仔細品味,切不可如牛飲水。
就算來的客人超過3個人,一般也不會增加茶杯,而是輪流喝。
每泡一趟茶之前都需要滾燙的熱水洗杯,泡完之後,桌上的人會互相謙讓。
這也算是潮汕工夫茶的一個傳統禮節。
踐行中華民族尊老愛幼互相謙讓的美德,在謙讓之間弘揚文化,增進感情。
所以有時候和潮汕人談生意,還不得不瞭解他們的茶文化,要是自己什麼都不懂,也會別人看不起的。
就好像你去一個紅酒的高階會所,對紅酒什麼都不懂,那些商務人士會和你認真談生意才奇怪。
除非你本身就很有名氣,或者本身就財大氣粗,根本不需要這些繁文縟節來彰顯你的身份。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到了像馬雲這樣對錢不感興趣的人生境界,否則必要的商務禮儀還是很需要學習的。
這個時候,趙子彤要做的就是乖乖地坐著,看錢兆明表演如何沖泡功夫茶。
“都說茶如人生,這沖泡功夫茶就跟做生意一樣,最忌諱的就是著急。”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心急也喝不了一杯好茶。”
錢兆明沒有立刻回答趙子彤的問題,而是把話題引到了喝茶上面:
“上次你說的荷蘭式拍賣的點子很好,可惜我的上司不同意這樣操作,你知道為什麼嗎?”
趙子彤一怔,瞬間就明白了剛才進來的時候錢兆明為什麼一臉鬱悶了,原來是方案被斃了。
她沒有自持聰明,以為錢兆明這個問題是真的問她,所以她就輕輕搖了搖頭,表示自己有在認真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