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命孫將軍,往那處前進一里。”
“再命韓將軍。。。”
。。。
當安排完這裡十餘人的路線後,紙上呈現放射線的形狀。
“這些一里,便是半徑,各位可懂?”
點點頭,似懂非懂。
張瑜見著他們的表情,亦是無奈,現代最基本的常識,怎麼到了古代就這般難講。
花了許久時間,總算讓各將明白自己到底要如何行軍,如何清理廢墟。
聽完張瑜對半徑的解釋,又見著張瑜的佈陣安排,眾人可是對這位九歲少主的智慧,深感崇敬,果真黃天之子!
看著紙上那密密麻麻的線條,勉強地勾勒出一個十二邊形,也差不多是個圓了,張瑜感到有些疲乏與無力,原來教人這麼辛苦。
各人領了命令,帶著一里半徑,帶著部分人馬,去往指定的地方,開始整理士卒紮營之地。
張瑜很累了,竟就這般,趴在桌子上,沉沉睡去。
陰雨消散,清風吹散陰雲,太陽露出了他原有的模樣。
白日中,張瑜沉睡,也做了夢。
夢裡,呂布罪名得以洗脫,得天下讚賞,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劉協歸位,忠臣朝拜,整治亂心,時局不再動盪;黃巾也因為有飯可吃,有田可耕,皇帝開明,愛民如子,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不再談起義,又一太平盛世開啟。自己自然和孃親一起,還有村裡的玩伴,優哉遊哉,過著安定祥和的日子。
一切如此美好,只可惜只是夢境,白日之夢,可能實現?
。。。
一月以來,眾人的努力下,將近二十萬的黃巾總算找到了歸所,一里半徑不夠,二里半徑很擠,最終擴大到了半徑將近三里,方才安置眾人。簡陋的屋子搭建起來,雖然不怎麼好看,但也幫洛陽恢復了一些生機。
一月以來,黃巾們在洛陽及其周圍,也尋得許多好東西。
有人在廢墟之中找到幾袋菜籽,張瑜命人,在洛陽城南,尋一地,稍加開墾,耕種一些糧食蔬菜,供養士卒。
又有人,在城外山林抓得幾隻野雞,張瑜又命人好生飼養著,慢慢馴化,會有用的,他可好久沒吃雞蛋了。
平日溫飽,就靠士卒外出打獵,採摘野果,生活也比山中好了不少。
黃巾們難得地吃到了夢寐以求的肉,異常興奮,每日不忘示忠少主,示忠黃巾。潛移默化之中,張瑜早已經成了他們心中不可替代的小統領了。
看著這一切,張瑜很有成就感,他感覺,是他救活了洛陽,是他救活了大漢,夢裡的場景,好似真的會實現。
就差呂布,還有忠臣了。
呢喃著,回到呂布府上,吃肉去了。
洛陽的動靜越鬧越大,自然鬧到了讓別人知曉的地步。
陳留某處。
“主公,前日某去打獵,在離洛陽城不遠處,見著了不少人,本以為只是山間獵戶,可是連著三日,某可都見著那些人,怕是。。。”
眼前那人埋首讀書,聽部下報,抬起頭來,眼裡透露出詭異的光芒。
“洛陽?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