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擊,雷霆萬鈞!
眼看矛戟相接,二音即將交合之際,曲調一轉,那恢宏的琴音卻如同洪水決堤,從最高調,跌落谷底。
張飛胯下一聲戰馬悲慘的嘶鳴,受不了這般力量,重重地跪在地上,張飛始料不及,力量精神皆集中在手中蛇矛,突如其來的意外,將他甩了出去。
那輕描淡寫的畫戟,輕鬆地支開了飛來的蛇矛,呈現勝者的姿態。
琴聲中,隨著一音崩塌,那平靜似水的緩調,成為主旋律,另一音,已似有似無,如此之際,突發異變,蔡邕手生疾影,竟再添二律,如此四調齊奏,卻絲毫沒有混亂的感覺。
見張飛跌落下馬,陣中突出二騎,一人單刀,一人雙劍,關羽劉備是也。
“休傷吾弟!”
“來者,報上名來!”
“劉備!””關羽!”
呂布心中震撼,卻未有退意。
“一併上吧!”
張飛見自家兄長前來,一個挺身,從地上躍起,改為步戰,與劉關二人一起,圍攻呂布。
琴絃愈發急促,一調為主,三律為輔,蔡邕忘我演奏,張瑜亦是沉浸其中。
忽一叮鈴,畫戟狠狠地斬向雙劍,雙劍不敵,勉強御之,而後蛇矛又突刺而來,呂布扭身躲過,未有停留,縱身一躍,跳到馬身上空,腳底下的關刀呼嘯而過。
主調偶而低沉,偶而高鳴,偶爾蓋過輔調,偶爾又突然消失,再而出現。
琴聲雀躍,刀戟相鳴,調轉高低,主輔相推。
三律配合默契,雖是三種不同的聲音,卻如同一調,三者高低婉轉,完美銜接。
十幾次音律交合,每每混亂難懂,卻又合情合理。
如此琴曲,張瑜聽聞,目瞪口呆,滿是佩服。
十幾次短兵相接,每每險象環生,卻又化險為夷。
如此大戰,眾人所見,不發一言,多有感慨。
呂布一邊防禦三人的輪番攻擊,一邊尋找著機會反擊,那持雙劍的人武藝稍弱,似乎是突破口,閃避過一輪猛攻,突然發力,拖戟欲斬劉備,劉備反應不及,慌亂退後幾步,幸關羽橫刀御之,未有受傷。
身後張飛見有機會,再次疾步上前,呂布雙腳用力,赤兔心領神會,高臺後腳,朝著張飛的臉,奮力一踢,張飛見勢,該蛇矛直突為橫矛防禦,護住了這一馬鐙。
蔡邕的手慢了下來,琴聲變得緩慢,變得婉轉,變得分明。
見三人之間有空隙,揮動手中畫戟,拉扯開空間,隨後駕馬後撤回關前,與面前三人對立而視。
“張飛,關羽,劉備,皆世間英傑,你們的名字,奉先且記下了。來日,有幸再會。”
張飛破口大罵,“亂臣賊子,爺爺我還沒有打夠呢!快來與我再戰三百合!”
不管不顧身後的謾罵,呂布拍拍赤兔,揮了揮手中的畫戟,回關去了。
張飛想要追趕,被劉備攔下,只得作罷。
三人兩馬,且歸兵陣。
琴音漸離,音響漸微。
隨著最後的撥動,蔡邕手下的琴,唱出了最後一個音符,低寂,安靜,有些重,好像那城門關閉的聲音。
曲終。
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