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軍馬回撤本營,見各盟友,上報捷報。
袁紹大喜,“文臺當真虎將也!豪取討董第一功,來人,賜酒!”
孫堅沒有推辭,接酒而飲,
孫堅又言袁術斷糧之事,袁術稱部下辦事不利,斬了那官員,以求和解,孫堅未繼續追究,不過心存怨念,不在此處爆發罷,一切皆以大局為重。
報完戰報,孫堅又提起了那日呂布之事。
“此番某雖挫敵八百精銳,然卻敗於敵一將之手,未擒敵將,實是可惜。”
“此話怎講?”
孫堅把那日戰況細說與各方,各方皆驚呼,此人竟有這般武藝?皆起而問其名。亦有兩人,似乎不以為意,一人紅臉長鬚,又一人黑臉橫肉,皆立於北平公孫瓚之後。
孫堅實言:“那人自稱呂布,言乃董卓之子,不知在座諸位,可有認識者?”
操言:“某於洛陽之時,聽聞其名,原乃丁原賬下,後買主求榮,弒父投董,認賊作父,洛陽眾人皆唾棄;吾亦聞其武勇無雙,卻未親眼見過,今文臺之述,此人確乃勇將。可惜此人有勇無謀,懂御兵而不同戰略,雖驍勇而不足為慮!”
聽曹操這番話,眾人皆是看不起呂布,唯一人默想,奉先,希望這一切都是假的,此人,呂布舊部,上黨張揚也。
紹問操曰“聽孟德言,可是心中有策?”
“某之策,便是以正御兵,見機行事。”
如此,也好,袁紹下令,整頓全軍,三日之後,進發,目標,虎牢關。
請守本陣,言兵馬操勞,多有傷者,行軍不妥,願留本部。
袁紹應允,各部留下許些兵馬,以為後援。
這日,呂布正喝著小酒,手裡搗鼓著一紙書信,甚是悠閒。
有卒急報,稱前方斥候來報,敵軍已動,不刻將至,請將軍往將廳商議軍略。
聞此報,呂布置放書信,收起酒杯,虎步豪邁,往廳中前去。
廳中人以齊全,華雄,李傕,張濟,胡軫,同各副將,安坐廳中,神情嚴肅,見呂布至,起身行禮。
“免了免了,說說戰況如何,敵軍現在何處?”
“回將軍,敵軍約莫在關前十里,如此行軍,不刻將至。”
“報,關前敵軍聚集,正在關下,大擺陣勢。”
眾人驚訝,這敵軍竟來得如此之快。
“可知關下有多少士卒?”
“小的未曾細察,只知敵陣各立不同旗幟,約有十來陣,陣列人數不一,多者一萬餘,少者數千眾,如此估算,敵近十萬眾!”
“將軍,虎牢關本部二萬餘眾,合將軍帶來的三萬餘援軍,總數不過六萬,敵眾我寡,如何對敵?”華雄似乎有些擔心,忙問呂布。
“行軍打仗,士氣乃重中之重,不若某前往挑戰,挑敵將於馬下,亂其士氣,各位以為如何?”
“將軍此言在理,然殺雞焉用宰牛刀,不勞將軍出手,某願往!”華雄請戰!
“哦,華雄將軍先日受傷,傷無大礙?”
“小傷而已,不足掛齒,某先日只是受了伏兵,才會戰敗,敵於我眼,如同魚肉。”
“將軍且去,某等你的好訊息!”
“末將領命!”
華雄請戰,呂布也不好多說什麼,遂命其前往關下挑戰,不過想起方才才看的書信,華雄,真的會死麼,張瑜,你真的是山裡的仙童,可知未來麼?且看戰況。
虎牢關下,兵陣之中,袁紹騎馬眺望,見周圍皆是自家人馬,氣勢恢宏,軍旗飄蕩,多有感慨,我袁紹也有統御大軍的時刻!若是旗幟只有一種,那更好不過了!
“本初何出此言,此處兵馬,雖旗幟各異,卻都是大漢的二郎,天子的軍隊,旗幟當然只有一種了!”一旁曹操亦是騎馬緊隨,聽袁紹話,給予反駁。
“是我孟浪了,孟德說的是。我們回營中,討攻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