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小玲兒看著這一老一小,你來我往,你一句我一句地,好像自己不存在一樣。
“什麼風啊水啊的,你們在說些什麼?!”
忽然老者好像想到了什麼,雙手又在琴絃上躍動,奏出清澈曲調。曲罷,抬頭望著小玲兒,沒有理會張瑜疑惑的眼神。
“女娃娃,剛剛的曲子你聽到沒有,你有什麼感覺嗎?”
“剛剛的曲子?哦哦,聽起來就像不同口味的糖葫蘆飄著,相互碰撞,發出不同的聲音,可是我已經吃多了,沒什麼感覺了。”
老者聞言哈哈大笑,此曲為他年輕時所寫,名為琴,談琴,愛琴,動琴,動情,我最喜愛之琴,在這女娃娃這,卻變成了糖葫蘆,倒是有趣,不是人人都懂琴,不過人人都有他的情,人人都有他心中的樂,老夫受教了!
“謝謝你!”老者鄭重地向張瑜道謝。
這鄭重的道謝也把張瑜搞蒙了,不過還是禮貌性地回了一句“不客氣!”
“小娃娃,我聽你談吐見識均不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不知你叫什麼名字?不知師出何門,師從何者?”
張瑜心中偷笑,我可是名牌大學畢業的,老師多得數不過來!
“回先生,小子姓張,名瑜,我沒有老師,只是一普通孩童罷了!”
“哼,哪有孩童會稱自己是普通孩童!不說便罷了!不過如果你有閒時,可到這亭中,我可以勉為其難的收你為徒,授你音律之道!”
得,原來是要收徒啊!若是平時張瑜也是沒事做,來此處學琴,接受一下音樂的薰陶也不錯,不過這時間,洛陽都城都快沒了。。。
“謝先生好意,不過小子愚鈍,資質平平,恐丟了先生的臉。”
哦?!這天下還有人會想拒絕我做他的老師,少見。
“小娃娃,聽說過蔡邕這個名字麼?”
蔡邕?
張瑜覺得這個名字有點耳熟,努力地思索著什麼,蔡邕,蔡邕。
啊,那個東漢文學家,音樂家,蔡琰之父,人稱蔡中郎的蔡邕,蔡伯嗜!
張瑜心裡宛若核彈爆炸,自己剛剛居然質疑蔡邕的琴,天吶!難以置信,愣了愣神。
蔡邕以為這小孩聽到自己名字嚇傻了,他很滿意這種效果。
小玲兒看著張大嘴卻一句話都不說的張瑜,感到好奇,這小瑜子平時不是頂嘴一套一套得麼,怎麼現在啞口無言了。這蔡邕又是誰,我怎麼沒聽過,回去問一下孃親,她一定知道。
張瑜尬住了,怎麼辦,要不就應了他吧,機會難得呀。可是自己還得為即將到來的戰亂做些準備才是。
“嗯?怎麼不說話了?”
“先生。。。我。。。”
“小玲兒,小瑜兒,快過來,回家了!”不遠處傳來一女聲,果是嚴氏,只見她左手一包,右手一包,身後下人也是誇張地拿了一包又一包的東西。
啊,謝謝嚴夫人,你來的真是時候,我最討厭做決定了。張瑜拉著小玲兒的衣袖,向蔡邕道別,“謝先生好意,不過我該回家去了,今後若有閒時,我會多來此處聽先生撫琴!”
還沒等蔡邕回答,兩個人便一溜煙地跑開了。
蔡邕第一次對自己的名氣感到懷疑,以至於他回家以後,逮著下人問“我難道不出名嗎?我難道不出名嗎?”倒是弄出了不少亂子。
回家的路上,張瑜越想越後悔,幹嘛不答應,說不定答應了還能見到蔡琰嘞,那可是東漢數一數二的美人,不過現在好像也就比我大那麼兩三歲,不知長的是什麼模樣。
看著一臉懊悔的張瑜,小玲兒也很奇怪,這小瑜子今天是怎麼了,和往日大不相同,難道是我沒給他糖葫蘆吃的關係,可是他自己不吃的,這可不怪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