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條馬路人滿為患,幾乎連插根旗子都找不到地方了。
當天下午,面值三元的熊貓小型張就在眾多郵票販子的哄抬下漲到了四塊五,外地六塊。
大概也是受寧衛民扇動小翅膀的影響,居然比原有歷史的第一天漲幅——京城三塊五,外地四塊錢,要高出不少。
這還是京城的郵票販子們立志長遠,故意壓著價兒想慢慢來,導致的結果。
而且受熊貓小型張開門見喜的刺激,樣樣郵票都在飛漲,看上去一片繁榮。
除了鼠年生肖票被寧衛民不考慮成本的一個勁的甩賣,一直跌到了百元大關,拖累了整個生肖票板塊開始陰跌之外。
市場上其他的品種都是漲勢如虹,爭著買郵票的人簡直瘋了。
緊跟著就到了第二天,5月25日,熊貓小型張在郵市的價碼繼續往上走,價格已經有點壓不住了。
主要是京城郵市的郵票販子們隱隱有了分化,有些資金少的人已經吃飽了,迫不及待想要拉昇。
哈德門、大帥和王姐喜上眉梢,更是加快了速度吸貨,想要享受一把被別人抬轎子的滋味。
熟料就在當天下午,一個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意外出現了。
市場居然傳出國家決定加大發行量的訊息,說熊貓小型張的發行量將增加到兩千五百三十二萬。
這不但是梅花發行量的六倍之多,甚至比原有歷史上的熊貓一千二百六十六萬的發行量,還增加了一倍。
於是行情應聲而跌。
熊貓此前漲幅全沒了,甚至面值不保,當天僅以兩塊八毛錢一枚收市。
什麼叫禍從天降?
這就是啊!
市場上所有人都像捱了一悶棍似的被打懵了。
不管是想炒熊貓的大戶懵了,想搭便車的,沾大戶光的散戶也懵了,人人都像地震前的小動物。
原本狂熱至極,萬眾一心,對後市絕對樂觀的情緒消失不見。
反過來,郵市整體陷入了不知所措,忽然間籠罩了一層惶惶不安的陰霾。
要知道,新郵上市就跌破發行價的事兒還從沒有過,熊貓這是建國後第一齣,誰能不慌恐啊?
古語有云“月盈則虧,日中則昃”。
1984年由“鬧耗子”開啟的牛市,發展到1985年5月下旬,全國各地郵票市場都始進入瘋狂狀態。
數以萬計的職業或業餘的炒郵者,將各類郵品的價格一而再、再而三地哄抬到一種令人心驚膽顫、難以置信的高度。
加上政府“打擊倒爺”的大背景下,不斷有資金悄悄撤離。
此消彼長下,有限的資金承接力本來就已到了強弩之末,及及可危。
結果還突如其來來了這麼一傢伙。
讓那些原本以為郵票最起碼也有面值保證的人,一下子發現自己對市場風險估計嚴重不足。…
可想而知,這會對市場信心造成多麼大的傷害。
若干年後,好多人分析1985年的郵票牛市破滅,都把促使郵票市場走向全面崩潰的原因歸結於政府突然加大新郵發行量來調控已瘋狂的郵票市場,並且取得顯著成效。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這種看法太片面,脫離了實際。
真正的原因其實只有兩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