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可以說,這些撿破爛的日子為賀軍成為滬海郵市排名第一的大戶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到七十年代末的時候,賀軍和祖父攜手聚沙成塔,已經摺騰出了不下十萬元的財富。
只不過爺孫倆一直瞞著家裡,而且都把財富變成郵票了,都放在賀老先生房間上面的閣樓裡,用鐵皮箱子塞得滿滿騰騰的。
什麼牡丹花、菊花、黃山、領袖頭像、民間舞蹈、雜技……都有。
要是外人進入看到這一幕,肯定會誤以為是郵電局存貨的庫房。
再加上到了1981年,賀家福星高照,徹底轉運,又翻開了全新的一頁。
政策落實,房契和許多財物又回到了賀家。
賀家便又陡然而富,重新過上了富足的日子。
只是萬沒想到,好日子沒過幾天,賀老先生酒後沒關窗戶,一個不慎,中了風,自此臥床不起。
而且很快就因為年老體弱走到了生命的終點。
臨終之前,賀老先生當著全家的面做了看似已經老糊塗的財產分割。
首先,小洋樓的房子一人兩間,供子女孫輩成家立業。
賀軍自己打小住的那間屋子,因為與哥哥的相鄰,在賀老先生過世後,要讓與其兄。
而賀老先生的這間屋子和閣樓則歸賀軍所有。
其次,退回賀家的那些東西,除了郵票歸賀軍之外。
其餘的財物全由賀老先生的兒女和其他孫輩按人頭平均分配。
最後,就連鈔票賀軍也沒份,七萬多的存單,一樣是其他人平均分配。
這麼一來,除了賀軍得了兩間房所有的郵票,其他人每個人都落了兩三萬的財貨。
由於思維和知識上的差距,賀家的人除了心裡有點不解賀老先生為何“虧待”小孫子,還有點竊喜之外,並無異議。
在他們的心裡,那些老舊的郵票肯定沒法和紅木傢俱,珠寶首飾和一沓沓的鈔票相比。
就連住房, 賀軍分到的也比大家的面積都小。
正屋雖然朝向好,還帶廁所,可閣樓算個什麼東西?
日後不要鬧得全是老鼠就好。
於是,看似受了委屈的賀軍便實質性的拿到了偏心的祖父最寶貴的遺產。
論財富是其他人的十幾倍,可謂得天獨厚。
再之後,憑著祖父傳授的知識和經驗,伴隨著郵市交易的急速發展,接下來的幾年裡,賀軍囤貨居奇,成功做了幾門熱銷品種的大宗買賣,財富又膨脹了幾倍。
這讓他感到滬海的市場自己根本就沒有對手,越發的自信和雄心萬丈,甚至立志要做超越祖父的郵王,獨霸滬海郵市。
等到1984年,全國郵票牛市被京城“鬧耗子”一事引爆,他一樣看到了難得的投機機會。
不惜重金在滬海狂收鼠票,要試水坐莊了。
所以實際上,這個賀軍的經歷和寧衛民是出奇的相似。
他們不但都是從垃圾箱裡鑽出來的郵市大戶,都有個老爺爺傳授本事,而且還都盯上了鼠年生肖票這一品種。
堪稱是滬海的本地鼠王。
。頂點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