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郵票確實是稀缺資源。
雖然也是機器印出來的,可發行量再高,終究是有限制的。
郵票可不像信紙信封,要多少就有多少,隨時可以給工廠下單增產。
所以在市場足夠的承接能力下,越是品種好,漲勢好的郵票,就越能惹人追捧。
不但出來多少就能賣掉多少,甚至還能越炒越熱,令市場價錢以持續態勢上漲。
就像寧衛民待在滬海這兩天,他往滬海的馬路郵市上零零散散賣了一百多張猴、雞、狗這些本地很少見的郵票。
就因為“打樁模子”們迫不及待倒手賺差價,來了一波小高潮,又往上猛躥了一大截。
猴票居然真的高達六百塊了,雞站在了二百塊上,狗也一百一十塊了。
連帶著豬票和鼠票都小動了一下。
就“朱三萬”付錢的第二天。
太原路上的整版豬票就兩千四了,整版鼠票能喊價一百四十五以上了。
這下把“朱三萬”給樂得,主動打電話來酒店感謝寧衛民帶給自己的發財機會。
還想要再度找個好地方宴請他們。
只不過對於和時間賽跑的寧衛民來說,卻發現個很棘手問題——短期內,他找不著更多接貨人了。
敢情“朱三萬”就是寧衛民在滬海現有關係裡的最佳二傳手了。
後面寧衛民連著宴請的兩三位,和他統統比不了,都挺讓人失望的。
因為就沒有一個人,能按照他們原來出貨的數字,把這些貨原封不動再吞回去的。
這並不奇怪。
國內的郵市畢竟只是初級階段,而且這還是建國後第一撥所有郵票品種全面上漲郵票牛市。
如今在市場裡撲騰的人,基本上都是在為自己撈第一桶金了,具有相當實力和資本的大戶本身就少。
所以說,做市容易,出貨難啊。
何況即便是郵市裡的大戶,財富增長速度也沒幾個能追上生肖票市場價增長速度的。
真能拿出十幾萬現金的主兒就算不錯了。
哪怕寧衛民給出的價格再好,給留出的賺頭再足,這些人手裡沒那麼多錢也是白饒。
由此可見,“朱三萬”能原封不動吃回三千版,還真算是有本事的。
足以稱得上是滬海郵市裡的一位人傑了。
當然,這些實力不足,吃不下郵票的人也不傻,傻就不會幹這行了。
誰都懂得有了甜買賣,與其白白放過,不如和別人聯手一起做的道理。
可即便是如此,找合作方也需要時間啊,湊錢一樣需要時間。
偏偏寧衛民眼下最需要的就是時間,他最多在滬海停留五六天就得走人。
於是除了有一位能順利找到同盟軍的主兒,一口吃下一千五百版之外。
其他人還是隻能憑現有資金零敲碎打的買。
這麼一來,寧衛民可就苦惱了。
他手裡其餘的貨,放出就像是兔子拉屎,小孩撒尿,把他給折騰得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