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上拍攝孫悟空弼馬溫的那段時,拍攝人員差點被踩死在馬蹄下。
為了取景五行山,劇組乘機去雲南昆明。
但不曾想,偶遇暴雨天氣,飛機受到亂流影響,差點墜機。
還好空軍駕駛員經驗豐富,他們才得以九死一生。
還有劇組去黃山取景時,來接送他們的麵包車連車燈都沒有,全靠司機師傅憑直覺深夜中沿著懸崖邊打轉。
再比如說,六小齡童和馬德華都曾吊威亞時墜落過,六小齡童還曾摔暈過去。
不僅高空作業有風險,而且為了逼真,“大戰紅孩兒”的火海都是演員們冒著危險在真火中拍出來的。
此外,像天宮仙氣飄飄的雲霧,為了營造仙氣飄飄的仙境夢幻,道具組採用乾冰造氣。
拍攝現場,是幾十個工作人員同時搖著乾冰瓶子來造氣。
雖然仙霧繚繞的仙境著實美妙,可是工作人員卻差點因為環境通風不暢的問題,差點窒息而死。
說白了吧,劇組絕對對得起廣大的觀眾。
正是為了把《西遊記》拍到極致,劇組的全體人員好幾次劫後餘生,這才讓這部電視劇受到廣泛認可和好評。
參觀至這個展廳的最後部分,還有一個重磅的展品讓外界對劇組亂花錢的疑惑不攻自破。
那就是《西遊記》的一張拍攝預算表格原件,放在佈置了燈光的玻璃展櫃裡。
落款日期是1982年5月,採用的是國家電視臺的專用紙張。
透過原件後面,放大後掛在牆上的大照片可以看出。
表格上,劇中的主要演員甚至不如普通人的工資,甚至有人還是自帶工資來拍攝,這真讓人心酸。
為此,這個廳的展覽內容,說明力度和可信性就更強了。
別說看展覽的觀眾們都被展示內容感動了,連臺領導也真切的體會到了劇組的付出,忍不住現場對導演和劇組人員道一聲“大家辛苦了”。
如此,剛才尷尬的氣氛就此而止,又轉為了惺惺相惜的一團和氣。
而且再往後看,就來到了道具特效區,內容比較有趣,就更讓大傢伙同時感到了快樂與輕鬆。
這裡的道具有大有小。
大有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虎力大仙鬥法的鍘刀油鍋,佛祖的蓮花寶座、
中有仙丹壺,哪吒的風火輪,乾坤圈,託塔李天王的寶塔。
小有紙糊的蟠桃,雕刻的人參果……等等。
展廳中還以大幅圖片說明的形式,專門針對廣大觀眾最關心的幾種特效的完成方法做了詳細的解釋。
比如說孫悟空是怎麼在水上行走的?
孫悟空是怎麼騰雲駕霧的?
哪吒腳底的風火輪是怎麼拍攝的?
孫悟空手裡的金箍棒是怎麼由大變小的……等等。
此外,還有一面側牆上掛著一大幅拍攝《火燒觀音院》時的現場照片。
那上面的觀音院就是木製雕刻的微縮景觀,劇組正張羅著佈置火源。
雖然沒有實物陳列在這裡比較可惜,但透過照片也完全可以感受到,道具製作相當精巧,劇組沒有因為資金不足湊合,非常走心。
至於這個廳裡最絕的地方還有兩點。
一是許多佛祖、菩薩的角色設計原型雕塑前,在許多建築的燙樣前,展覽組織方效模擬正的寺廟做派,也擺了一個木頭和玻璃拼接做的功德箱。
透過玻璃,就能看到裡面的花花綠綠的鈔票和硬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