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五千張?”
當時在一起的地壇公園管理層全體都樂了,就連已經不插手庶務的書記也一樣。
要知道,去年廟會頭一天開門兩小時,才九千。
這勢頭可猛啊,平白增長了百分之五十的客流量,這是大火的徵兆。
“待會兒肯定人更多。”園長毫不猶豫憑經驗得出結論,“十點的時候才是人最多的時候,中午十二點的時候,你再統計一下,看看入園的人數能不能到四萬。咱們比天壇園子小,門票只要賣的差不多,就算勝利。”
“是是,我一定準時上報。”
票務組的組長一邊打保票,一邊激動的附和著,“要我看,弄不好得奔五萬去。下午肯定還會人更多的。”
“就是沒有五萬人也沒關係。”
笑呵呵的管理辦主任還給大家提了個醒,“各位,別忘了,京城電視臺還要來拍專題片呢。一會兒,人家就該到了,而且答應連夜剪輯播放。從明天起,每天早上九點放一集,能放到初五去。咱們的名氣會傳開的,會傳得很快的。”
這番話立刻引起了眾人集體響應。
“對對,這一集一萬二的價錢絕不白花,電視臺只要一播出,咱們地壇廟會的特色。全市的老百姓就都看明白了。那還不都得找來?”
“要不說這主意高明呢。這才是咱們的秘密武器。這麼打廣告,不但效果好,還顯得有文化,層次高啊。無形中,咱們就成了傳統廟會的正宗了。天壇的洋廟會可再沒法跟咱們比啦。”
“那是,幹什麼都得內行啊。多虧了主任在電視臺有這麼一個朋友,咱們才能知道,這廣告還能這麼做啊。是不是?”
“哎哎,各位,要我說,這一招還有一條好處呢。那就是能動搖敵人的軍心。其他幾家同行單位要是看見這個片子,一旦發現天橋的‘八大怪’,都讓咱們一鍋端了。我就不信,誰還有信心跟咱們爭。”
“說得好,說得好……”
在管理辦主任領頭叫好下,大家面對面一起哈哈大笑起來,無不對前景充滿了樂觀情緒。
還別說,真不怪他們這夥子人這麼得意,後面的事兒確實越來越順當了。
中午十二點正,票務組組長再次傳來捷報,賣出去的票,已經四萬八了。
雖沒過五萬人,但亦不遠矣。
另外,京城電視臺的攝製組也如約前來,扛著攝像機,深入園內各處,認真拍攝熱鬧的廟會現場。
尤其專題片的主角,相聲老藝人和胡玉民和張善增,以親身遊歷的串場形式,做現場解說和介紹,那真是太接地氣,太有說服力了。
什麼順東來飯莊、大三元酒樓、白魁老號、白水羊頭、餛飩侯、茶湯李……
北邊的知名大店,風味小吃,全囊括其中。
而且是一邊吃,一邊說,讓旁觀的人在長見識的同時,也是饞蟲大動。
什麼天橋雙簧藝人孫寶才,相聲藝人丁雲鵬,張士芳,老評書藝人齊信英,還有“飛飛飛”的徒弟曾德華的雜耍表演、白沙撒字、拉洋片、古典戲法、布袋木偶戲,中幡摔跤,還有驚人的東方氣功團……
這些精彩的民俗演出也全都拍錄了,一個沒拉下,還予以了適當的點評。
總之,充分展現了地壇廟會的優勢——那就是最大程度的復圓了舊時代傳統廟會的風貌與傳統!
匯總起來就是一句話——活兒好,地道,純正京味兒!
正如他們這專題片的開場岔曲兒所唱的那樣。
“爆竹聲中送吉祥,迎春廟會開場,鼓樂聲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