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黑起日本人來,就是快刀子剌肉,多過癮啊。
何況今後要是鹿養多了,還有鹿茸、鹿鞭這樣的副產品呢。
但話說回來了,想辦這事兒,不但宰殺、防疫、飼養,一系列的手續不可或缺,需要靠關係來跑,就是地方也是個事兒。
鹿這種動物金貴啊,你抽一頭鹿的血,弄不好就能莫名其妙的死上幾頭。
過冬當然最好有屋有舍,可不能大野地裡隨便圈著。
寧衛民找天壇園長要地方,那園長是怎麼說的?
嘿,這老頭子聰明,竟然說沒別的地方,就以前天壇的犧牲所最合適。
只要寧衛民能讓特殊部門的同志,把那幫靠著發射臺佔了房屋不肯搬走的惡客趕走。
那房子就劃給寧衛民用,園方還願意出人出力白幫著修繕。
瞧瞧,這不成了作繭自縛嘛。
見園長也學壞了,用自己出的主意對付自己,寧衛民追悔莫及。
可想了想沒別的轍,只能乾嚥。
不能不去跟自己的幾個保衛主管商議,替園長這老傢伙做刀了。
說到古四兒兩口子來天壇養魚,那倒是所有規劃裡最好辦的一件事兒。
冬天夏天都不必費什麼事,修幾個魚池存魚足以。
夏天可以招引孩子在戶外撈魚玩兒,他們常年可以在齋宮門口擺攤販魚。
地方呢?
開始寧衛民還撓頭,後來一拍大腿,乾脆開出條件。
他答應天壇園長修繕南神廚,就把南神廚給要回過來了。
當然,這麼多的房子當然不能全用來養魚嘛。
寧衛民想好了,其他的房子可以辦一個茶社。
再把收來的那些舊書放在這裡,供來此消費的客人免費閱讀。
這不是又能掙錢又能掙名聲嗎?誰說沒有兩全其美的事兒。
只是與此同時,寧衛民還得和“北極熊”聯絡著,他得求人家那邊的雪糕車間,按他要的樣子出一款祈年殿雪糕。
也就是馬上就淡季了,人家不忙了才顧得上他這點事兒。
所以哪怕不對季,他也得上趕著跑著,多少也會牽扯精力。
還多虧邊建功從中聯絡,幫忙周全著,否則這事都未必能最後定下來。
總之,天壇這些事兒確實是夠亂的,這麼大撒巴掌的撒開,絕對夠寧衛民腳打後腦勺的忙和一陣的,不比北神廚開業前清閒。
可好處也是看得見的。
這些事辦成了之後,能給天壇園方增收多少,能給寧衛民的私利帶來多少好處就不說了。
關鍵是特殊部門的幾個人,也確實因此顧不上把眼睛盯著寧衛民了。
連新派來的兩個日語人才一起,無不被他指派得滴流亂轉。
也正因為如此,寧衛民才得以兼顧郵票市場,在國慶前夕,下了一個對於所有集郵愛好者堪稱十級大地震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