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擺在正廳明堂裡的《百花戳燈》,視覺上帶給人們極大的震撼力。
高達兩米的燈頭是一隻用紅木雕成的大花籃,整個花籃雕刻著盛開的玉蘭、菊花、梅花、海棠等各種花卉。
燈上鑲以彩繪的玻璃畫屏,花籃上還安裝著六隻高高翹起的小玉蘭燈。
燈柱部分浮雕傳統圖案,下端鏤雕四隻戲繡球的獅子,而獅子的利爪組成了戳燈的底座。
所有燈光亮起之後,璀璨奪目,精巧絕倫。
不愧為宮燈名匠“球燈韓”的徒弟所造,京城美術紅燈廠最後一件鎮廠之寶。
如今滿京城去找找,恐怕除了北神廚的宴會廳,再沒有另一家,有這樣氣派、具有藝術美感的傳統大型花燈了。
即便是想再花大價錢去買,都無人做得出了,因為老藝人們都離開廠子了嘛。
也就是寧衛民徹底救活了一個廠子,宮燈廠才肯以兩萬元的價格割愛給他啊。
完全可以說,這是當世的絕品了。
當然,考慮到花燈體積需要的空間,以及格調搭配問題。
恐怕這玩意也只有擺在這裡,才是那麼回事。
什麼叫天作之合?
這就是!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百花戳燈》的前面,寧衛民居然一身西裝,親自站在這裡迎客。
他所接待每一個人都充滿熱情和禮貌。
雖然不能說是一視同仁,卻也絕不怠慢。
不得不說,其實每個人都對自己的身份高低有個自覺的判斷。
寧衛民如果對地位比較低的人太客氣,反而透著假,會讓人誠惶誠恐。
反過來如果地位較高的人沒受到更高的待遇,發現寧衛民對其與普通人沒有區別,也不會高興的。
真想讓人人滿意,就必須見人下菜碟,恰如其分的拿捏住其中的尺度才行。
所以從這方面來講,寧衛民簡直就是個會用嘴變魔術的人。
無論多麼平常的事情,經他巧舌如簧地那麼一講,就變得有聲有色起來。
往往他只需寥寥數語的寒暄,再加上一個表示關係距離的動作。
或微笑,或握手,或點頭,或彎腰,或擁抱,或拍肩……
他就能讓任何來客如沫春風,高高興興的去入座。
這就是他的能耐,他的本事。
甚至為此,幾乎所有人在入座之後,首先都要議論一番寧衛民如何如何有風度。
不認識他人要聽見這些話,很可能就把寧衛民本人當做什麼深受人民群眾喜歡的明星大腕兒呢。
“哎呀!總算來了!你們兩位可都是貴客。”
寧衛民對於年京和江惠的開場白也是這樣的。
一見面,他主動就把手伸過來和年京握手,同時也衝著江惠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