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聊啊,就從早上聊到了下午,中午他們還坐在一起喝了頓酒,吃了頓飯。
最終成果斐然,寧衛民又以三十萬元人民幣為代價,和國家電視劇製作中心簽署了全面GG合作方面的協議。
電視劇製作中心不但同意以劇組的名義,為壇宮飯莊推出以《紅樓夢》為主題餐飲活動和服務內容進行權威性的背書。
並且還答應儘快安排劇組中的主要演員就位,為壇宮飯莊,以及寧衛民訂購的紅樓夢周邊工藝品拍攝GG。
說白了,這等於是寧衛民簽下了整個劇組來為他麾下的產品代言啊。
這還不算,寧衛民一轉身,還去了工商局,她把包括「紅樓夢」,「紅樓宴」,「大觀園」,「十二金釵」,「石頭記」,「太虛幻境」,「通靈寶玉」,「絳珠仙子」,「神瑛侍者」,「風月寶鑑」,等等與紅樓夢密切相關的許多知名名詞蒐羅出來,都一一註冊為了商業商標。
並且經營範圍涵蓋了服裝、珠寶、餐飲、酒水、飲料、零食、玩具、和工藝品種種行業。
這下子,他算是無毒不丈夫,把別人的路給堵死了。
自己則不顯山不露水,悄悄霸佔了華夏四大IP之一《紅樓夢》的大部分商業應用途徑。
儘管他自己還不知道,但原有歷史之中,幾個月之後,原本應該靠著「紅樓夢」這個商標和「十二金釵酒」紅火起來,一舉脫貧致富,風光個五六年的的一家四川宜賓的村辦酒廠,算是被他徹底毀了前途。
本來可以手拿把攥的好日子這下全因為他成了一場空。
真不知是該說他腦瓜兒靈呢,還是該說他下手太狠。
總之,這筆買賣於他而言,做的太划算了。
雖然多花了不少錢,但買到的東西和人情卻是價值連城。
不過,大大出乎寧衛民意外的是,訊息洩露的連鎖反應仍未至此結束。
又過了幾天,劉曉芩竟然依靠著她自己的人脈,不知道從哪個訊息渠道,居然也得著寧衛民最近在影視圈施展拳腳的相關訊息了。
於是她也給寧衛民打來了電話。
但不同的是,她在電話裡興師問罪,一再埋怨寧衛民不夠意思。
說寧衛民跟電影局和中影定下的五部出口電影,居然沒有一部由她主演的電影。
問寧衛民到底有沒有把她當成朋友?是不是瞧不起她?
而寧衛民因為熟知她的脾氣,看重的是她為人的爽快和率真。
對於這個過於驕縱又過於自信的「西太后」會做出如此矯情的反應,多少也有所預料。
因此非但沒有介意,反而坦言相告,說沒有選劉曉芩主演的電影,是因為適合在日本發行的「西太后」系列都走的是港方的發行渠道,他根本插不上手。
而她出演的其他的影片又不適合在日本上映,比如《芙蓉鎮》就是牽扯到特殊年代的歷史背景,不容易被外國人理解。
那麼沒辦法了,只有等她有了合適題材的作品再合作了。
卻不料劉曉芩馬上就接話說,自己現在正好在拍攝一部「兩個男人愛上了同一個女人,而且仨人還同睡在一張炕上」的電影。
故事背景是民國的京城,故事情景簡單,應該符合寧衛民的剛才的描述,而且已經接近殺青了。
就是不知道寧衛民感興趣與否,願意不願意於她面談。
這樣一來,寧衛民也就沒有了推辭的餘地,礙於面子只好答應赴約。
而且他也確實萌生出了強烈的好奇心,想來想去,也沒琢磨出來,這到底是一部什麼電影。
八十年代,我們的電影創作就有這麼大尺度了嘛?內容這麼刺激?
沒聽說過啊,總不會是拍出來就被禁了吧,壓根就沒機會被搬上大銀幕。
結果沒想到,第二天到了京城廠廠區內,拍攝過無數知名電影的明清街一看,寧衛民就情不自禁樂了,不得不佩服劉曉芩的聰慧和狡黠。
敢情這部電影是由凌子風導演,由劉曉芩和姜聞主演的《春桃》。
這種玩笑的效果,不亞於有人把國產喜劇《瞧這一家子》誤傳為美國電影《喬治一家子》。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