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其它小說 > 國潮1980 >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攪局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攪局 (第1/3頁)

整個八十年代,在世界金融史上,也被稱為貪婪的十年。

為什麼?

其實答案與日本的經濟泡沫無關。

主要是因為在歐美國家做企業併購越來越成為一門絕佳的上好生意。

而且玩法也越來越多。

眾所周知,近代以來,在工業革命的時代大背景下,在歐美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下,歐美國家誕生出了規模龐大,前所未有的私人企業。

這些私人公司不但逐一顛覆了舊有的生活模式,而且在各行各業都居於領先地位,幾乎構成了世界經濟最主要的部分。

這種狀況直到進入八十年代也大致如此。

不過到了八十年代,歐美國家有一大批企業創始人步入年邁,正在面臨企業傳承的問題。

這些垂垂老者不得不允許各路職業經理人代替他們登上舞臺,開始舞槍弄棒。

而在經濟增速趨緩的背景下,不少企業為生存下去,也開始合併,減少競爭。

於是透過併購等方式來提高收入和利潤規模,就成了這個年代職業經理人的不二之選,基本操作。

LVMH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LV的亨利·拉卡米耶期望擴大公司的經營品類,以期穩定公司的經營,能夠讓利潤再上一層樓。

而MH的阿蘭·舍瓦利耶最恐懼的就是股東龐雜,管理層的投票權不足,希望能抱上大樹避免被外人收購。

正是出於不同的利益訴求,他們兩個人最初才會心甘情願的完成了品牌和企業的聯姻。

而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在這個年代,在企業併購方面可以鑽的空子很多,是真的能夠撿到黃金的。

儘管有法律法規管著,可法律還有待完善。

商業公司在資訊披露方面也存在著不及時,不透明,傳播速度慢等等弊病。

再加上這個世界上的天才總是少數,哪怕是創始人欽定,可絕大多數上市公司的管理層都非常腐朽無能。

他們最擅長的往往是鑽營關係,而非對企業進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大多數CEO最常做的事是毀滅價值而非創造價值。

這就導致許多公司都被嚴重低估,公司的質地與他們發行的股票價值嚴重背離。

說句題外話,其實正是鑑於難以找到合適的繼任人選。

無論是亨利·拉卡米耶還是皮爾卡頓本人,哪怕明知自己身體和精力都已經衰退得很厲害了,但還是不得不親自執掌公司,坐在一把手的位置上苦苦的支撐著。

他們誰也無法放心,把自己的品牌和公司交給外人去經營。

於是乎,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下,這就導致歐美國家在這個時期,併購案例頻發,而且湧現出一大批以此為食的金融大鱷。

從1982年到1988年,光美國一地的整體交易金額,就從一百一十億美元上漲到了一千八百一十九億美元,可謂家家有酒喝,人人有肉吃。

那麼毫無疑問,鑑於世界的金融中心已經由英國轉移到了美國華爾街。

目前從事這一行的當然也是以美國公司和美國人為行業標杆。

這個時代,美國最出名的相關私募基金就是KKR。

這家總共有三個創始人,歷史還不足十年的私人公司,雖然成立時間很短,但目前在企業併購方面連戰連勝,已經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不僅名聲在外,早就在在華爾街夯實了收購一哥的地位,其管理規模上也將其追隨者遠遠甩在了後面。

他們甚至是“門口的野蠻人“這個詞的根本來源。

要知道,一年之後,也就是1988年,KKR在收購雷諾茲納貝斯克公司的商戰中,正是仗著錢多,在沒和管理層達成共識的情況下正面硬懟管理層,完全是採取蠻橫的強硬手段完成了收購。

因而從競爭對手口中獲得了這個形象經典的稱呼,併成為了日後記錄這次收購的書籍、電影的名稱,也成為了2015~17年華夏資本市場的關鍵詞。

至於當世能夠與他們的併購能力和成績媲美的公司,僅僅也就只有一個獨行者——在美國被稱為“企業掠奪者”的卡爾伊坎。

1985年,卡爾伊坎在對環球航空公司的惡意收購中一戰成名,從此成為威震全美的“華爾街之狼”。

其名下的伊坎資本,複利年化收益率甚至比巴菲特、麥道夫、狩羅斯都高,但玩法卻完全不同。

卡爾伊坎能敏銳地觀察到上市公司高階經理人和股東們的利益不同之處,並在其中活用各種金融手段牟利。

最新小說: 異世異人行 小溫粥的暖愛時光(上) 恐怖副本:輪回盛宴 絕色狂醫:魔神大人,輕點撩 魔神大人別黑化 法相殊途 她的意中人 大荒魔武 修仙之王妃只想搞事業 顧少的小祖宗可鹽可甜 靈異網約車 墮落譜 沖喜主母都敢休,改衝別家哭去吧 步步升界 重生農家醜女後的錦繡繁華路 清風牧場 豪門蜜愛顧少專寵妻 巫師的低語 你與暮色共溫柔 天命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