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衛民明白了,沈存是嫌棄股份少了。
而這其實也是他意料之中的事兒,當然是有的談的。
但是他也懂得,如果答應得太乾脆,那邊備不住會滋生出更多的慾望。
雖然他沒憋壞的心思,他也非常想促成合作,可是他必須用點心機。
何況他用心機完全就是條件反射。
以他的性情,商業上的事兒,想要他不用點兒心機都難。
他考慮之下,就說,「大哥,我理解您的感受,我當然可以讓您增加投入,多拿一些股份。不過我坦白說,最初的幾年,這門買賣其實就是為了試錯。我們真正的目標不是賺多少錢,而是在制定適合我們的一套操作標準的同時,儘量多培養出一些熟練的員工。」
「而連鎖快餐業是一定要擴張的,起碼一線城市的市場我們要搶佔,所以幾年之後,當我能夠接手之後,如果店鋪經營已經穩定接踵而至的應該就是擴張,那就意味著更為巨大的資金量要投入,恐怕至少需要幾千萬。即使您現在拿到的股份多一些,但如果幾年後您手裡的資金跟不上企業發展的腳步,那也有意味著您的股份會被擠壓變小。到時候您會不會覺得不公平呢?」
「但如果我們不增資不進行擴張,咱們的實力不夠,則缺乏規模效應,更會錯過搶佔市場的先機。那也不行。您說呢?我相信我目前的提議應該是比較適合的比例。其實對您來說,這樣才是最划算的,前面少投入可以多看看,等到後面擴張的時候,您如果有資金還可以加大投入。那樣豈不是更好?」
沈存一聽,頓時覺得有勁無處使。
除了心裡佩服寧衛民這番說辭連消帶打著實厲害,更忍不住笑了出來。
「衛民啊。我是真沒見過你這麼談判的。也不說好好的討價還價。根本沒有什麼敵進我退的把戲,只把自己想說的,都呼呼呼的倒出來。不過也沒什麼,這倒是說明你這人誠心。我也不是別人,我也很誠心。所以我再跟你提個變通的方案,你看行不行?就是拿我個人事務所的股份跟你互換。」
沈存的新倡議倒是讓寧衛民大感意外。
「您個人事務所的股份?您是說……您即將在大陸籌辦的建築事務所嗎?」
「是啊。」沈存欣然點頭,「不瞞你說,這次回來,看到京城四處都在大興土木,我的觸動太大了。這座老城對於我們這樣搞建築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因為這座城市在基礎建設方面落後的地方太多了,需要改造升級的地方也太多了。多到未來幾十年內都改造不完,升級不完。就衝這個,我就感覺到這次陪母親回到故鄉,算是來對了。」
「衛民,搞建築可是很賺錢的,我不知道你瞭解不瞭解城市基建和房地產行業。在國外,搞房地產,搞建築的公司是最賺錢的,因為一個城市發達與否,最直接的體現就在建築的層次上。而且毫無疑問,讓自己的城市擁有最顯眼,最現代,最漂亮的地標性建築物,或是建築群落,是每個施政者都在追尋的目標。政府在方面,其實是最捨得花錢的。所以我要說的是,相信我,搞建築設計絕對有前景。我的事務所一定是個不弱與你這個連鎖快餐的好投資。」…。。
「既然你在資金方面並不缺少,那你看這樣好不好。我除了投資一百五十萬元人民幣在你的連鎖快餐之外,我再用我的建築事務所的部分股份來和你進一步兌換快餐的股份。我預計會投資三四百萬元人民幣,在京城開辦設計事務所。這樣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差不多也要等於一百五十萬元人民幣。你看能不能再換給我百分之十五的快餐股份?這樣一來,我們雙方就互持股份,合作得更緊密,也會更放心了。」
這回可該輪到寧衛民找不找北了。
沈存的
條件,讓他一聽就頓時喜形於色,這次是真沒控制住。
不為別的,就因為他對於國內房地產行業的未來不是看好,而是堅定不移的強烈看好。
也只有像他這樣穿越而來的人,才知道商品房的時代即將到來,全國一線城市的房價在未來會漲到什麼程度去。
他甚至能比沈存想得更長遠呢。
出於投機本能,其實在沒認識沈存之前,其實他早早就設想過進入九十年代後,自己該怎麼涉足於房地產開發。
琢磨過如何才能早點進入這個造富最快,未來將會一度成為國家經濟引擎之一的行業大撈特撈。
現在認識了沈存,這無疑是多了一個臂助。
如果能夠參與他的設計事務所,成為股東之一,當然更好。
對寧衛民來說,這就像找到了一根能夠撐扶自己前行的柺杖。
可以完美解決自己涉足房地產行業這個新領域,不懂專業性的技術指標,容易被施工方欺騙的短板。
這還有不高興的?
更別說這確實是個前途遠大的行業,沈存的設計事務所不賺錢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