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曉冉請客的花竹餐廳,是1983年由豐臺黃土崗花鄉的農工商公司和四川廠漢縣飲食公司,以及重文區的飲食公司聯營開辦的。
餐廳股東架構上和寧衛民的壇宮飯莊比較接近,也是三方投資。
唯一的區別就是壇宮飯莊主導者是外資企業,而花竹餐廳是鄉鎮企業。
但別看是京郊農民開辦的餐廳,廚師卻全都來自於四川,味道極為正宗。
區別於大多數百菜一味的國營餐廳,花竹餐廳能做到一菜一格。
餐廳的規模也不小,一共兩層樓,店堂的裝修風格也滿有格調。
在一樓的幾十張餐桌上,一律鋪著雪白的棉質檯布,屋頂上懸吊著華麗的彩燈。
樓上的包間,牆上掛著名人字畫,用的是沙發式軟椅。
整個餐廳環境典雅別緻,舒適宜人。
再加上正趕上了川菜開始在京城吃香的這股風潮,在前幾年中曾根訪華時還接待了整個日本使團,飽受日方好評。
因此雖然開業沒幾年,就已經成了京城比較熱門的餐廳。
花竹餐廳和去年剛開業的四川豆花飯莊並列,成為了京城新川菜的代表,名氣並不比老牌餐廳峨眉酒家和四川飯店遜色多少。
米曉冉在這兒請客,主要是考慮到這兒離家既近,又上檔次,大家來這兒,交通上也方便。
關鍵是川菜的價格也實惠,這裡沒有山珍海味,哪怕讓大家敞開肚皮吃,把好酒好菜都叫來,樓上包間裡訂上三桌,五六百塊也就打住了。
折算成美元的話,如果按黑市價,還不到一百美元,其實相當實惠。
1987年2月4日,這天既是大年初七,也是立春。
傍晚七點,米曉冉和趙漢宇準時來到了他們訂好的包間,他們發現除了寧衛民、張士慧,大多數人也都很準時,早早就來了。
這些數年未見的同事們大多數都是女人,一見到他們就熱鬧地炸了廟。
大家不但都站了起來,而且許多人都熱情地圍了過來,爭先恐後跟米曉冉和趙漢宇打招呼。
原先的領導前廳部主管黃素琴也是一樣,見面拉著米曉冉的手,使勁兒的誇她變樣子了,變得漂亮,變得洋氣了。
應該說,此時受到的簇擁,感受到的熱情,這是米曉冉早已期盼了很久的場面。
她為什麼千里迢迢跑回京城,不就盼著能在親朋故舊的面前能風光一把,讓別人羨慕羨慕自己嘛?
米曉冉在這一刻終於感受到了久違的快感,於是乎,為了更能襯托出自己的身份,給自己做足面子,讓大家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米曉冉不但出手大方,給大家要了茅臺、五糧液等高檔酒,還要了桂花陳和啤酒、汽水。
其他菜餚均由每人自點。
「隨便,不用考慮價格,也別給我省錢,誰愛吃什麼就叫什麼,今晚難得一次團圓,大家就敞開吃吧。」
米曉冉聲音得意極了,透出了一種腰纏萬貫的底氣,這立刻引起了許多人的熱情響應。
「是啊,點吧點吧,曉冉也不會常回來。人家現在是美國人的太太了,不在乎這點兒,咱們也給曉冉點兒面子,來,我先來。」
「可不是嗎,在美國掙錢容易,我聽說幾個鐘頭錢就夠咱們一個月工資了。還是曉冉當初明智,說走就走,說辭職就辭職。這魄力,現在想想,真讓人佩服。」
這是難得的愉悅時光,米曉冉的內心因為大家這些話而變得滿足和快樂。
再加上開席之後,涼、熱萊不斷上。
有些菜,米曉冉別說沒吃過,連菜名都叫不上來,只是看著精緻的賣相,心情就越發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