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這都哪兒跟哪兒啊。鄒總啊鄒總,你也太杞人憂天了。首先,我幫慶子張羅電影的事情,對咱們公司也有利。因為在我理解中,什麼電影,音樂,都是一種變相的廣告而已。操持這些文娛類產品,本身既能賺錢,還能為我們公司的商業品牌服務。這何樂而不為?尤其我們公司本身就代表時尚,需要引領時尚,這種需要就更是不可或缺的。其次,我也確實沒耽誤正事。難道拉桿旅行箱我賣的不好嗎?現在國內的供貨都跟不上我賣的了。還有壇宮飯莊東京分店,我辦的不好嗎?提前告訴你個喜訊好了,別看就這不到一年,所有成本全收回來了,我還把當初投入的二百萬人民幣翻了十倍……」…。。
「十倍!你沒說胡話吧?」
寧衛民的話,讓鄒國棟不由嚇了一跳。
「沒有。不才兩千萬嗎!我至於的嘛。」
寧衛民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當然,我說的是人民幣啊,而且是毛利……」
「兩千萬!」鄒國棟到抽一口涼氣,這樣的利潤率都超過好多違法行業了。
「這還不至於?你還想怎麼著啊?你別告訴我,兩千萬人民幣對你都不算大錢了。」
「看和什麼比吧?就像我說過的,拉桿旅行箱也賣的不錯,去年賣出了六萬個,按照日本那邊的消費情況主要賣出的都是皮爾卡頓和金利來的高階旅行箱。皮爾卡頓佔百分之四十。如果每個旅行箱按六萬円毛利計算,就是十四億円,差不多一千萬美金,八千萬人民幣吧。所以如果這兩項業務要相比起來,飯莊的利潤就相形見絀了。」
此時,周國棟完全是一種以極為牙酸的表情看著寧衛民。
又是欣賞,又是不服地說,「瞧把你能的吧。你就告訴我,從這兩項業務裡,皮爾卡頓華夏總公司大概能分到多少吧?」
寧衛民琢磨了一下,不緊不慢地說,「飯莊那邊你別指望太多,我還考慮明年是否要開分店,所以利潤只能嫌拿出一半來給大家分。日本那邊稅又比較重。即使和咱們共和國有協議,不重複收稅,但估計拿到國內,一千萬的毛利也就剩下八百萬人民幣了,三一三十一,咱們公司能分到二百七十萬純利吧。拉桿箱的情況就要好的多,由於別無分號,只此一家,我給國內這邊進價定的貴,我自己的大刀商社那邊讓了利,利潤幾乎全截留在了國內易拉得公司的賬戶上。這樣我們給日本的稅就交的少。公司的八千萬大概在國內完稅,應該有七千萬。再留下一小半的資金用於後續業務發展和生產成本,從易拉得能給公司貢獻出四千萬左右的稅後利潤。金利來比皮爾卡頓賣出的貨要少一些,但應該拿的也差不多。注意,我說的都是人民幣啊。而且還沒算上我在日本做中介的抽成,以及我要交的法人稅。你們不能讓我吃虧,怎麼也得給我補上才是啊。」
寧衛民僅僅是把財務上的利益分割大致講了一下。
雖然有些牽扯到稅務的問題他解釋的還不是很清楚。
但即便如此,已經足以讓鄒國棟動容了。
「你小子也太能幹了吧?居然有這麼多嘛!也就是說,你一個人在日本就為公司掙來了四千萬的利潤。天啊,這都快趕上我們這邊忙和一年的總利潤了!等等……那麼也就是說,你的易拉得去年的總流水都好幾億了,利潤也過億了?那你自己也能分好幾千萬!」
這話出口,讓寧衛民也不由一愣。
他仔細想想,好像還真是這樣的。
別看易拉得就是個貼牌賣貨的皮包公司,在京城的總部總共也沒幾個人。
天天上班也沒多少正經事幹,就連賬戶和賬目也都是寧衛民自己管著的。
像這一個小公司,居然一年的業績能趕上皮爾卡頓華夏總公司,聽著是著實令人匪夷所思。
但要是細琢磨一下其實一點不奇怪。
哪怕拋開兩項專利的問題不談,也別忘了,國內皮爾卡頓,雖然專營店開了不少,而且遍佈四個一線城市,但全加起來也不過二十家。
底蘊薄啊。
加上國內消費水平又低,每天才有多少營業額?
可寧為民在日本出貨就不一樣了,那是藉助大和觀光現成的營業部往外賣,連物流都不用他操心。
大和觀光在日本可是有遍佈全國的四十六個門店。
再加上日本人的消費水平又高,寧衛民的個人業務開拓趕上華夏總公司這邊,一點不奇怪呀。
不過話說回來,這賬目在鄒國棟的詢問下一算出來,他身為國內首富的身份,恐怕就是想瞞也瞞不住多久了。(
pt39314928。。
...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