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法,當然是老年間的規矩。
不同於目前京城為了賭錢而打的推倒胡,老輩兒人玩麻將沒那麼俗氣,講究番和嘴。
無論什麼平和、對子和、清三副、老少副、二八將、斷腰、七對、坎當兒、門前清、缺一門、清一色、混一色、一條龍、十三不靠、槓上開花、孔雀東南飛.
那講究多極了,比日本麻煩還要複雜。
不過賭注卻不大。
為了好計算,他們玩兒的不過是一塊錢一番罷了。
讓寧衛民意外的是,除正兒八經的數番外,居然還有許多自特殊章程,這讓他們這局牌,愈發成了挑戰心智的高智商遊戲。
就比如莊家擲出的骰子,在下家抓牌之前必需收回,倘忘,罰錢。
說“碰“不碰,罰錢。
說“吃”不吃,罰錢。
沒打夠四圈就離席,也要罰錢。
而這些罰款,要放於牌圈中央,最後將歸於和牌者所有。
可有一條,需在說“和“之後,於亮牌之前將罰款拿起,方能歸己。
否則得加倍論處,和牌者也得挨罰。
結果打了沒多久,牌桌上就出現了一個相當奇妙的境況。
幾個和牌者居然連續忘拿,這導致總數累計翻番,數量就可觀了。
偏偏越緊張就越容易忘,興味也就隨之倍增。
最終,還是慶子有運氣,外加腦子清醒,僥倖在胡了個七對子之前成功拿到了罰款。
這麼一來,她到手的罰款居然比胡牌的獎勵還多,說起來也是醉了。
不過最逗的是,慶子才剛拿走罰款,康術德就又往桌上放了一塊錢。
老爺子隨即高喊一聲,“先暫停,我認罰,我茶水喝多了,得先方便一趟去!“
這不由引得鬨堂大笑。
毫無疑問,這一切都充分說明了,麻將牌這種遊戲就是運用智慧將無序變做有序的過程,而且過程越曲折就越有趣。
沒錯,麻將的“萬“、“條“、“餅“、“風“,個有各的用途。
講“番“或“嘴“的打法,儘量開掘其潛能,蘊寓著多種組合,打起來,是要費一番腦筋的。
特別是和一把漂亮牌,難度不說,只那牌面就顯示著諧調、均衡的美感,像一組格調典雅的屏風。
反過來“推倒和“則不然,四副一對,和了。
於是,洗牌、碼牌、吃牌、碰牌、和牌,週而復始。
運氣排擠智慧、匆忙頂替悠閒,雜亂無以審美,這就是“推倒和“的特徵。
寧衛民今天還是頭一次見到打牌愛追求這種境界的人,別看他不上手,可遠看越是興趣盎然。。
要說上天不負苦心人,第二圈的時候,江四小姐還真和了個“風“清一色、對子和,一把就贏走了好幾十塊。
寧衛民也是個曾經迷戀過麻將的主兒,可他上一世打了大半輩子麻將,也沒見過這樣的牌。
太精彩,也太漂亮了!
感慨之餘,不能不佩服得五體投地,由衷暗自讚賞,江四小姐真乃“麻將藝術家“是也。
她對於牌色的這種追求,這大概就是玩家與賭徒的區別所在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