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下就把寧衛民推入五里霧中,半天回不過神兒來。
心說了,這都哪兒更哪兒啊?
這老爺子什麼時候又冒出這麼一門子親戚來。
不過再費解,禮貌是不能短少的。
就在他按照師父吩咐,規規矩矩叫了人之後。
好在老爺子也給了他一番更詳細的介紹,他這才知道其中的緣由。
敢情這位從天上掉下來的姑姑,過去就住在隔壁院兒裡。
她可不是別人,正是康術德少年時的鄰居,如今讓他經常望著江家的月亮門發呆的江家的四小姐。
是那個組織了“拜天會”,發明了槐花懶龍,奶油栗子粉,跟宋先生一雙兒女從小長大的大家閨秀。
同時也是出資讓李立在東安市場開吉士林的那個傳奇人物。
這位江家的四小姐,是京城解放之前離開的京城。
她先是跟著留洋的父親去了港城投奔親朋好友,然後又輾轉去了美國。
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第一次帶著兒子一起,回到祖國重遊舊地。
結果沒想到啊,今天一回來就在馬家花園的大門口和康術德重逢了。
寧衛民此時只覺得人生的離奇莫過於此。
無論什麼巧合也沒有這事兒更巧的了,在他聽著,那跟做夢似的。
不過話說回來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也不該小覷自己,因為他帶給他的那位姑姑和表哥的感覺,其實也差不多。
這兩個人已經從康術德的耳中得知了不少有關寧衛民的情況。
除了知道他是康術德的徒弟,開了京城最好的宮廷菜館,而且已經把生意做到了日本東京去。
也清楚他和一個日本女明星要談婚論嫁,讓康術德正為難的事。
尤其是此時此刻,見到寧衛民帶著松本慶子一起回來了。
再看到寧衛民器宇軒昂,果然一表人才。
他看上的這個日本明星也是名不虛傳,竟然真人是如此的美貌。
在他們的眼中,寧衛民也就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特別之人,對他自然不會以等閒視之。
於是等到大家都互相認識了一遍,寧衛民的那位便宜表哥就和他主動攀談上了。
“其實母親和我立志推廣正宗的中餐,在紐約也開了一家魯菜餐館,叫槐香居。不過說來慚愧,外國人的接受程度並不高。特別是在美國,無論是正經的中餐原料,還是水平高超的魯菜師傅,都不好找。我們那家餐廳,原來的老師傅到了歲數一辭工,現在的餐館越發冷淡了。聽聞你在東京開辦的餐廳經營得很紅火,而且選單上的菜色也非改良式的中餐,是正宗的宮廷菜,檔次也很高。對此,我是深感欽佩啊,也有些汗顏。如果可能的話,不知能否指教一二?我是迫切地需要行家指點迷津的。”
這樣的客套和謙虛,促使寧衛民嘴裡直說當不起。
他聲稱無需客氣,同行交流與彼此都是有益的,他是歡迎之至。
而且也對美國中餐館的經營環境很好奇,很感興趣呢。
如果有需要,他很願意幫忙,一起拯救美國人那隻能品出番茄醬滋味的舌頭。
讓美國人也知道知道中華美食的真正滋味,不是什麼左宗棠雞和炒雜碎那樣的玩意。
就這樣,這頭一次見面的兩個人就輕鬆找到了適合彼此的話題。
而且因為寧衛民的語言帶著幽默的成分,也逗得旁聽的人都跟著笑了起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