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的1月29日就是華夏的春節了。
所以在1月25日拜見過未來的岳父岳母之後,寧衛民和松本慶子馬上就應該著手收拾行李,忙和回京城過年的事兒了。
不過寧衛民可不是孑然一身來日本闖蕩的,東京的壇宮飯莊都已經營業了。
壇宮飯莊的那些華夏職工們可都為了他,已經在日本埋頭苦幹了一年了。
這些人同樣到了應該回國和親人團聚的時刻。
因此寧衛民暫時還顧不上自己的事兒,作為餐廳的經營者,他總得把這些職工的事兒先安排好才是。
為此,他提前做出了兩個安排。
一是他決定,從1月26日這天起,壇宮飯莊就停業放假了。
一直放到2月5日,整整十天。
在此期間,除了保衛幹事鄭強、後廚的楊峰、餐廳劉建興這寥寥幾個骨幹員工,需要留下來和日籍僱員一起值守之外。
其他的華夏員工都要回家過年,到初八才會坐飛機回來,重新上崗。
然後再換這幾個留守的華夏職工回家和親人聚首。
當然了就這麼放假,讓大家簡單收拾東西回去,好像也不太合適。
畢竟大家都辛苦這麼久了,寧衛民作為“帶頭大哥”總得對這些為他賣力氣的下屬。
起碼有個表示有個交待。
而且這些留守的職工也不是就在東京閒著了,他們除了要和日籍的本地僱員一起清點盤庫,大掃除除蟑螂,修理和增添一些裝置之外。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還要為沒法回港城的阿霞和她的兄弟們準備一餐年夜飯。
總之,任務不少,寧衛民也得考慮這些人的心情。
總比不能讓人只有付出沒有回報,永遠只講精神文明無償奉獻啊。
那再滾燙的心氣兒,早晚也得涼了。
於是為此,寧衛民還做出了一個決定,就是1月26日這天,在壇宮飯莊為全體員工舉辦一個忘年會。
他要把壇宮飯莊的所有僱員都請來,包括管理職工宿舍的那對日本夫婦。
然後當眾履行自己的承諾,貢獻出應當歸屬於自己的分紅,給華夏的職工們發額外的年終獎。
不是他風格高尚,而是好處均沾,這才是一個團隊長久維持下去的最好方法。
吃獨食的人,從來都是走不遠的!
而他所希望的,除了收穫人心,儘量拉平華夏員工和日籍員工在報酬上的差距,鼓舞一下士氣。
最好還能夠借這個機會,讓中日員工加深彼此的瞭解,增進一下感情。
所以要說這次聚餐現場,最為特殊的地方,也是最讓大家感到震撼和散發著無窮吸引力的地方,可絕非滿桌的佳餚美酒。
一是松本慶子作為日方股東出席。
這位大明星打扮得明豔非常,光彩動人,居然也來參加忘年會,向壇宮飯莊的僱員們表示慰問和感謝。
而且她還作為主持人登臺,負責主持整個忘年會的過程。
二就是餐廳小舞臺前一個小桌之上,在臺面上擺得整整齊齊的三十幾個厚厚實實的大紅包。
那不用說,這些紅包必然會成為中日全體員工矚目的東西。
日本人是不懂得裡面是什麼,猜來猜去。
而華夏員工們則心有靈犀,不言而喻。
個個喜笑顏開,都在猜測裡面到底是多少錢。
而等到人都到齊,聚餐開始之前,首當其衝的第一個流程就是松本慶子和寧衛民一人一句,各自用日語和中文,對中日員工公佈了壇宮飯莊今年的經營業績。
本年度,東京銀座的壇宮分店儘管自1986年4月18日開業之日起,到1986年的12月31日止,算起來只營業了不到八個月的世界,但總營業額卻突破十一億円。
尤其是去年最後一個月,因為忘年會的大單接的較多,單月就實現三億五千萬円的流水。
因此全年達成了百分之四十的純利潤率,實現了四億五千萬円的稅後純利。